2010年8月25日 星期三

【雲林口湖】藝術味與鹹味的「成龍濕地」~圖文分享

口湖鄉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034


和佑彥阿嬤、佑佑去雲林口湖鄉金湖萬善爺廟後,我們在金湖的附近看到一片濕地,濕地上有許多鳥類保育動物,因此我們慢慢驅車開進這片濕地的外環小道,進入從未來過的成龍村(成龍濕地)。




口湖鄉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028


每個地方的濕地生態與形成都不一樣,雲林口湖鄉部分區域因為養殖業者的抽取地下水,地層因此慢慢下陷,也造成農地淹水無法耕種,20年來長期積水無法耕種,這就是成龍濕地的「前身」。




口湖鄉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023


觀看成龍濕地上野鳥生態的平台~


口湖鄉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008


成為成龍溼地之前,原本就是易淹水地。


資料顯示,當地早從 75 年韋恩、艾貝颱風來襲時,因為抽取地下水地勢比較低窪,因此每逢颱風水災不斷;隨著地層下陷,85 年賀伯襲擊時,進而引發海水倒灌,水量之大住在街上的一樓住戶都淹大水。


口湖鄉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001


口湖鄉的成龍村附近農地下沉嚴重,因為已非耕地,連水旱田利用調整計畫要件都不適用,無法給予補助。


為此,林務局94年起規劃10年期的「雲林縣口湖鄉濕地生態園區經營管理示範計畫」。計畫內容十分多元,除了生態休耕補貼,去年起找來觀樹教育基金會,派員長駐觀察當地人文與地貌(引自成龍濕地)。


口湖鄉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022


口湖鄉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019


大致而言,濕地主要由草澤、池塘、魚塭、溝渠以及部份休耕農田所組成,而今年舉辦「2010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藝術家們就地取材完成了多件融入當地濕地生態的自然作品(引自雲林口湖成龍濕地變水鳥天堂)。




口湖鄉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012


磚造的古老廢棄豬舍是村內一位長者主動表示願意無償提供作為公共空間使用,到底是藝術品?還是保留原狀?還是沒有管理?因為走近廢棄豬舍中,非常有「被廢棄」的感覺。


口湖鄉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002


成龍濕地上的其他作品「入侵種生物」用比較幾何、現代感的方式,呈現藝術家對濕地的創意想像。


口湖鄉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011


成龍濕地上隨處可見鹽分的沼澤區塊~


口湖鄉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010



口湖鄉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015


用稻草形塑的大型「侯鳥」藝術品佇立在成龍濕地上~


口湖鄉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004


口湖鄉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026


口湖鄉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017


口湖鄉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029


成龍濕地上亦可看到在地居民彩繪的可愛小鴨~


口湖鄉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027


濕地上能看到許多野鳥的「足跡」~


口湖鄉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035


水草悠悠及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常有許多候鳥緩緩飛過而過,靜態的濕地,也有動態的飛翔。


口湖鄉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020


雲林口湖的成龍濕地在成龍村,雖然看到一些大型藝術品的感官體驗和小型藝術品的心靈趣味,不過感覺成龍濕地的觀光宣傳和還是不太夠。因成龍村內的居民年紀都有了些,對於社區營造或社區意識的凝聚可能還可以繼續加油,否則成龍社區只是一個中央單位「由上而下」的示範社區,久了、老了、沒注意了這個濕地就會被慢慢遺忘。


雲林口湖鄉除了「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的辦理、透過外來藝術家的駐點外,如果能加強當地居民的參與,強化社區再造意識,成龍濕地不僅僅是一個示範地區,更會自然延伸在地生命力,拓展自尋出路的能力與更多的可能性。


 


◎ 如何去:


中山高速公路→下嘉義交流道→接159縣道(北港路)→右轉接台19線→左轉接民生路→沿著164縣道前進→左轉接台17線→走台61線(西濱快速道路)→因為成龍濕地不一定能看到指標,到金湖時需要詢問一下在地居民,即可到達


 


◎ 有興趣也可看以下日誌,鄉林間有許多特色的可愛社區,台灣真可愛:



【我的故鄉】嘉義新港板頭村交趾剪粘藝術村~可愛、可愛、可愛


【小推】嘉義一個可愛的地方~新港‧板頭村‧板陶窯


【新港?笨港?北港?】嘉義新港板頭村延伸~百年復興鐵橋


【台中的童話巷弄】春安路56巷~「彩虹眷村」


【小推】汴頭林子內社區~遺世的白河桃花村


 


原文出處: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36865533
原始格子:佑佑皮皮.home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