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6日 星期一

【小孩看書】主觀側寫之5:這,也會隔代遺傳?

台南白河關仔嶺大仙寺0017


(正經照。這是帶佑佑、彥彥去看我爸~攝於我爸的「永久住所」:台南白河大仙寺)


我們老早觀察到佑佑的定性夠,500片的拼圖他更小的時候就能默默、靜靜的努力串起每一塊小片段。彥彥當然也可以,只是「程度上」佑佑在同樣事物的專注力比較夠些。


多數人都知道:「看書」的習慣是可以培養(或稱訓練)的。而「愛看書」,是不是一種天性本能,能不能、是不是透過遺傳?這就人云亦云了。


我爸是我們家公認的現代書生,從我有記憶以來我爸的清晨與晚上就是「與書為伍」,以前國中時期有段時間我爸還會和我、我姐在一個很大的書桌上(以前我家有個撞球桌)一起看書。


我們的看書是有目的性,當時是為了應付學校小考與升學考試;而我爸的看書不是目的性,而是興趣取向,因此從小我在嘉義、到異地求學、甚至到我爸離開,我爸這好幾十年來的讀書習慣並沒有改變過。


我爸是在佑佑一歲一個月時離開的,據我媽說,當時爸在顧佑佑時,佑佑只要一起來就是看到阿公拿書在看書陪佑佑,佑佑小時候會把我爸的書還有一些經書撕的支離破碎,我爸都拿透明膠帶把重新黏上(我辦公室的桌上,就有一本許多內頁都用透明膠帶黏成的小經書,很有紀念性呢),告訴佑佑書本不能撕(當然,佑佑還是……照撕)。


也許是我爸的關係,佑佑對於「看書」這檔事顯的很「理所當然」,畢竟小時候他一睜開眼就看到阿公拿書在側:「書」對他的意義不只是不能撕,還能讀。


佑佑更大些後他告訴弟弟:「看冊是我e興趣」。


不過弟弟也回:「哥哥,呷東西才是你e興趣」。


佑佑彥彥拼圖005


我當然知道每個小孩的某些階段,會對特定事物感到興趣,例如平常拼圖的玩法是「完成整片拼圖」。但佑佑彥彥前陣子就是喜歡把所有的拼圖「外框」拼起來,「內部」另外拼成一整塊,然後把各個拼圖都拿出來「接龍」,家裡地板整個被「拼圖接龍」「盤據」了一個多星期,大人一點也不知道這種樂趣在哪?但佑佑、彥彥卻對這樣的「玩法」樂此不疲。


人的生理可以遺傳,興趣能不能遺傳?還是僅能培養?說真格的並沒有答案。



因為我和佑彥媽都不是嗜書如命的那種,退一萬步說,世界或華人著名的小說我沒完整看過幾本,連某段時間正在風潮上的金庸武俠小說,我根本沒看過,佑彥媽這方面倒是看了許多。因我看報紙的機會比書本多,很多都是工作上需要(而非個人喜好)必須看些專業文獻,因此佑佑看書稱不上遺傳,因為他的老爸老媽的血液好像欠缺這一塊。


不過如果看書被印證有「隔代遺傳」的可能,那我爸就是隔代遺傳的主角,我們家公認的啦。有親戚說,從我的部分個性可看到爸爸的影子,不過我媽也曾告訴我,如果我和我姐有我爸看書精神的一半,我就讀到博士博了。


這句話我打從心裡認同,不過要修正一下:


我只要有四分之一遺傳到我爸的讀書精神就可以了啦。


小孩玩玩具的玩法會變、某陣子對某些行為特別鍾情、某陣子對某種興趣特別執著,我相信愛不愛看書也一樣,現在常看書不表示以後愛看書。因此這篇側寫的是「這個時期」佑佑的「當下成長側寫」,從他身上還是能感受到我爸「隔代遺傳」的威力,隱然成形。




P.S.


不過還是得澄清一下,我姐正在讀博班,顯然有我爸看書精神的「一半多一點」。





◎ 有興趣,也可看以下相關文章:


【小孩看書】主觀側寫之1:誰陪讀?


【小孩看書】主觀側寫之2:誰選書?


【小孩看書】主觀側寫之3:書局軼事~書香界也有郭台銘?


【小孩看書】主觀側寫之4:動物書的啟示



原文出處: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36986892
原始格子:佑佑皮皮.home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