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和工作同仁一起出遊的自強活動遊記,第一站: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當天陰雨,尚不用撐傘,葉瓣中有雨滴露珠陪伴~
◎ 文昌祠:
這是我們第二次到訪,如果要看比較詳細的宜蘭傳統藝術中心遊記,請參考這篇:
傳藝中心能逛的實在很多,在地小吃、民俗技藝與老街文化都可在園區內體驗。
之前去宜蘭傳統藝術中心,佑佑還沒像現在愛拜拜,因此傳藝中心裡的「廟宇」景點沒太多註記。
這篇純粹把園區中的兩個不太會被注意的廟宇(祠堂)近身拍照。
有請導覽解說員,因此文昌祠這景點說的頗詳細,我們還特別拉長耳朵,也請佑佑仔細聽,因為這是他有興趣的廟宇特色介紹(有些同仁對這沒興趣就鳥獸散了)。
這間文昌祠是全台灣第一間由官方斥資興建的廟宇,據說比一般文昌祠更能保佑考生考取公職,因此有不少考生到廟參拜,祈求金榜題名。
傳藝中心文昌祠的文昌帝君共有五神,除此和一般文昌祠不一樣的是:
主祀的左右兩側分別為左邊的戲曲之神(田都元帥、西秦王爺與孟府郎君)和右邊則是工藝之神(巧聖仙師、荷葉仙師與爐公仙師),佑佑拜過的廟宇實在不少,佑佑自言自語說:戲曲之神、工藝之神除了「孟府郎君」外,他都拜過。
總之,傳藝中心的文昌祠確實點出了傳統藝術中心的軟硬體特色,即是戲曲、工藝兩大主題。
傳藝中心的文昌祠有「教育」功能,因此非如正式廟宇能燒香拜拜,只能用手合掌拜拜~
在大門上有個明顯的「八卦鏡、剪刀、尺」的貼符紙,我問了文昌祠內的導覽志工,這有驅邪避煞的功能,其告知通常廟宇都沒有。
因為這是廟宇建築體完成後,如果供奉神像入廟宇、開光後,這些符紙一定會撕掉。但因為傳藝中心的寓教於樂特性,因此廟宇的四角和中間這五張驅邪避煞的符紙並沒有取下。
俗語謂:「有拜有保佑」。
「有問才知曉」,問了才知道箇中原來有其緣由道理。
文昌祠的門神是由民俗畫家潘岳雄所繪的「四顧眼」作品!
祠內導覽員說,看著門神的眼睛,像螃蟹一樣左右慢走,會發現門神的眼睛一直在看著你。
連門神左腳的鞋尖紫色三圓點,邊走也會邊指向你,據說是一種特殊畫法(可試試坐在電腦桌前左右搖晃,看看門神眼睛是否左右看著你啊)。
文昌祠側照~
文昌祠前的戲臺~
平常有固定表演時間,表演內容精彩,不是呼龍式的表演(想到呼龍,當下想到六福村的海綿寶寶劇場)。
戲臺外觀~
也是透過導覽志工的解說,才看到戲臺右上角有個特色彩繪,即畫上米酒、乖乖、蝦味仙、黑松汽水、王子麵等,這都是屬於我們小時候的記憶。
◎ 廣孝堂:
廣孝堂是園區內相當特殊的建築,原本位於宜蘭市,因都市計劃而拆遷至傳藝中心復建。
「廣孝堂」具備潮州師傅的建築風格,在數多福建漳州風格之宜蘭建築中亦屬難得:且宜蘭本地匠師參與其中,使其亦略帶噶瑪蘭匠師建築手藝「廣孝堂」皆具備了重要的建築價值(以上資料引自廣孝堂)。
門楣上有精緻的門印刻有「詩」、「禮」二字,蘊含「詩禮傳家」的深遠意義,文字以篆體來雕琢(引自廣孝堂)。
廣孝堂算是傳藝中心園區比較後段的景區,其與定位就如同前段述說的戲台、文昌祠一樣,都是提供後世的我們認識傳統建築特色的機會。
傳藝中心一隅~
這次是第二次來傳統藝術中心,因為屬於自強活動需要團體行動性質,中午還要至蘇澳吃海產大餐,因此在傳藝中心停留的時間約兩小時,時間不太夠逛完整區(因為特色店家很多),僅就第一次來傳藝中心疏漏的景點走透些。
剛好文昌祠、廣孝堂也類似廟宇性質,佑佑很愛。
總之,傳統藝術中心的硬體建築及景觀空間規劃上都結合了傳統與現代,整個園區算各有主題與特色,而且還有定時表演,就像上面照片建築的招牌寫的,這裡確實是「好玩、好看、好呷、好(辶日)迌」的所在。
◎ 有興趣可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