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1日 星期五

關於總統大選逆轉不勝:是自打耳光?

KMT贏了總統大選,上網看到MSN剛好有朋友上線,和他聊了一下,他的回應卻讓我有點沮喪。
 

「早知道DDP大敗,果然印證我的話,你看你之前PO的文,看吧,自打耳光......」,他傳訊息說。
 

有當下有點不知道如何回應:「......」,沈默了許久。
 

雖然我們本來就是習慣互相揶揄,總是選後還是互相尊重彼此的立場,尤其朋友一場,無須藉由誰勝選或表態選誰而有不快。
 

「自打耳光」?
 

在鍵盤前我頓了好一陣子,不知如何回應,雙手僅在鍵盤輕摸。
 

老早前告訴我媽,支持的對象有可能落選,千萬別被特定談話性節目洗腦。
 

說真的,類似的話我說了不知道有幾次。
 

對於有特定對象支持的我媽而言,看到選舉結果,她的不甘與不捨,大概都會梗塞在罕有的沈默裡吧(目前我尚未打電話回嘉義,純粹猜她的情緒反應)。
 

生活的塑造,是一連串倒退與前進的浪潮,也是重建與破壞的過程,我不會虛假的說:
 

「誰選贏、誰選輸我都不在意」。
 

這樣未免也太超脫「人之所以為人」的情緒反應了。
 

投下自己的一票,誰會不想要自己這一票的候選人能勝選?
 

不過結果本來就不是操之在我,和朋友在MSN的對話內容,就如同:「勝王,敗寇」一樣,這不是另類的「選邊站」?
 

選輸,永遠就被劃在「抉擇錯誤」的一方?
 

「這是我的理念,我值得鎮守的理念」,不會因誰勝選、誰敗選而改變初衷。
 

看著「自打耳光」幾個字,好像自己的理念認同該被一夕摧毀,也像自己現在就必須躺在手術台上,等待被殘忍的支解。
 

不就是敗選,逆轉勝沒有成功而已,現實人生不都如此?遑論要面對世間上最高明的騙術:政治。
 

沒有必然的贏家,也沒有絕對的輸家,選舉遊戲原本如此,情緒當然會受傷,但我不是強頭草,不是風信子,不是沒有思考隨風的遊魂。
 

當然也不會否認或認為之前PO的「逆轉勝」該文對照選舉的結果,有任何「自打耳光」的疑慮,也不會否認之前自己堅持逆轉勝的期待。
 

「他,馬的......,這次讓你『搖擺(台語)』了」,我們熟,這不是粗話,我開玩笑的回他。
 

政治是一環,我有我的政治認同、國家認同,這些不會因為世俗中用選舉結果定義的「輸贏」而改變,我還是對我的選擇感到驕傲,這有什麼自打耳光的說法?
 

我的幾個好友,他們的特質橫跨了歷史與文學,台灣與異地,也橫跨了思想的右派與左派,不只一種聲音,這不是好事嗎?
 

其實政治也該如此,我堅持一黨獨霸可能的危機,不會因為誰選贏、選輸而改變初衷。
 

我還是會假設,在生命深處應該有一些能超脫政治選擇的事情,例如:
 

我要對我的親人照顧、對我的故鄉我該堅守,對人的尊重應該歷久,對我的小孩我該用生命保護......。這些都比政治選擇重要太多。
 

至於「自打耳光」這幾個字,我承認一時間傷到我了。
 

P.S.格子有某種治療力量,寫了上面的話,也是記載總統大選的勝利與失敗、記載我的沮喪與無力,書寫我的堅強與脆弱。但寫了一點,心情好了些,等會兒要把午睡尚為清醒的彥彥叫起來洗澡、要出去吃飯......林林總總,繼續我們平凡的生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