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這十幾年來在全球形成一股風潮,在臺灣陸陸續續出現BBS、雅虎即時通、MSN、部落格、臉書(Facebook)等,人與人之間已經從面對面的交談,演變成透過電腦網路來互動。
網際網路的豐富資訊,對於未成年有極大的吸引力與優勢,對少年來說,網路快速而新鮮新奇,可探索的空間無限寬廣。
網路世界的人際互動、使用便捷性與大眾化、可以滿足少年宣洩情緒之需求。
但網路上難以判斷真偽的陷阱,少年容易因為匿名性而誤觸法網,分不清是交友還是援交,都會影響少年成長的心理及生理發展。
少年受到這種網路文化的理想,上網互動的習慣漸漸養成,一來可以與他人產生互動,二來同時具備有娛樂效果。
根據我去年研究少年使用網路社群現象研究案的結論,現今少年使用部落格的比例已經達到七成七,使用即時通達八成一,使用臉書者為三成八,可見近幾年來網路社群已慢慢成為少年的另類次文化,或者不能說另類......,是主流的次文化現象。
以前少年(其實也包括我們)初次見面通常會問:「你有伊妹兒嗎?」
到現在他們會問:「你有即時通或MSN嗎?」
五、六年前我們會問:「你有自己的部落格嗎?」
最近一、兩年朋友間會問:「你有facebook帳號嗎?」
顯示這類網路社群在臺灣已成為少年(或我們)熱衷的話題,而且逐漸和我們的生活經驗產生連結。
為了今年研究案題目的選擇,我去台北大犯罪所找了老師,她希望從去年的研究題目往下探索:既然小孩使用部落格的百分比已達近八成,是否要把老師這個變項加進來,讓老師處理(輔導)學校的少年問題時,能有不同的平台,例如從小孩部落格的文章中讀出危機,從文章留言中建立現實生活外的對話。
老師很強烈建議把把研究對象加入「老師」這變項。
一般接受指導學生在指導老師「強烈遊說」的情況下,有可能會不小心(也就是半強迫啦)就接受老師的建議。
可能和老師認識八、九年了、也可能自己不是學生身份比較無顧忌,我告訴老師我對這個題目沒有fu,沒fu的題目我實在沒辦法做下去。老師也頗尊重我的看法,因此這題目就不了了之。
以上是從網路社群研究結論的題外話。
很抱歉我知道部分格友對廟宇文化並不熱衷(其實我也是,但就是佑佑熱衷,我愛屋及鳥啊),格子中總是有太多廟宇文化的文章對某些非道教、佛教信仰者可能礙眼些。
我有時候晚上帶孩子去誠品或金石堂書局看書時,佑佑都已經自己跑去看成人區的廟宇書籍,我著眼先讓佑佑看他覺得「有興趣」的書,可培養他看書的興趣也好。
另一方面我也曾思索,佑佑快上國小一年級了,上學後的課業和學科書籍一定會分散佑佑看這些廟宇文化書籍的動力,到時候他就會自動的「淡化」對廟宇文化的興趣。
我告訴孩子的媽,因為佑佑,經過這幾年的「磨練」,我自己都慢慢熟知台灣的特色廟宇和當地的信仰文化。因為整理部落格的廟宇文章時,總會對台灣多點認識,對我,對有看這些文章的格友都是好事。
寫部落格有段時間,當然也有彈性疲乏。
我真想把我們去過的廟宇一次整理完,然後把部落格當成心情文,想PO就PO,隔幾天PO個文都可,隔幾星期PO個文也未嘗不可。我承認現在寫部落格已經被制約化,有時候沒整理部落格還會覺得「功課沒做完」一樣。
學生時代每天都有功課,已經快到不惑之年竟還有功課要做?聽起來有點悲慘,不過也有某種樂在其中(苦中作樂?)的甘苦樂趣吧。
部落格、臉書都還是頗虛擬的產物,它們需要真實世界來襯托它們存在的價值。我的真實場域是由家庭、工作、孩子、婚姻撐起來的世界,因此在部落格、臉書氾濫的時代裡,也許我們也可能個逆認同:
不如從虛擬的臉書和部落格世界探頭出來,走回家庭的部落,在沙發上與家人閒談,在房間與小孩遊玩,返回這最大的「現實人生部落格」,回歸家庭生活,這才能體驗比部落格更真實一萬倍的人生。
P.S.
這篇寫的沒什麼主題,頗雜論,純分享~
原文出處: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47911390
原始格子:佑佑皮皮.hom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