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被部分網友轉載,我仔細的看了一些該作者的論述,有部分是偏見,有些更是對小孩的不理解,覺得必須有不同聲音提出。我也不想把這文章拉成瑞士與臺灣父母的教養戰爭,但應該有另一種觀點,否則這篇被瘋狂轉寄的「好文」,會讓部分人用如是的出發點,放大看臺灣和瑞士的父母和小孩的比較性。
該文連結如下(http://www.wretch.cc/blog/gillianshih/9090723&page=)。
華人千年來受儒家思想控制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習慣壓抑很多自我的想法,而想法又行塑外部行為,因此華人社會的屬性較屬內斂傳統。
華人反而更容易用父母威嚇的方式,制止小孩在公共場域尖叫,有時是小孩的禮貌教育,有時是父母自己的臉皮使然。
今早看到一則新聞:
環保署昨天公布「近鄰噪音公寓大廈管理規約」範本增修條文,其中明訂「跑跳、搬動重物等可能影響他人安寧」面臨三千至一萬五千元罰款。
這條文對有嬰幼兒的小家庭影響很大,以後小嬰兒半夜哭鬧發出聲音,可能被住戶檢舉影響安寧,面臨被罰款威脅。
新聞後註記:小孩哭鬧雖有民眾投訴,但因屬於不可控制的噪音,就像是夫妻吵架一樣,是否列入管制會有爭議,因此一開始不建議納入規範。
深夜的吵人聲音通常不是小孩哭鬧聲,小孩哭鬧連大人也難「控制」,誰家的小孩深夜沒起來哭過?大人在晚上無自制的唱卡拉OK、打麻將聲等可「自控」的聲音卻依舊「自我」,這確實讓左鄰右舍無法接受。
台灣的小孩當然會尖叫,當然會吵,但以我的經驗,在公共場域偶爾會看到尖叫的小孩這是一定的,但多數臺灣父母會制止這情況發生。
臺灣的噪音通常不是來自小孩,而是來自大人。
該篇作者對「小孩」的理解頗表象,我覺得不是未婚即是未子(我對未婚、未子並無惡意,只是從該文章內容產生主觀連結)。
小孩本來就會尖叫和哭泣,這是嬰幼兒和世界的溝通方式之一,也是表達自己當時「需求」,屬「非語言」方式。
沒有哪個國家小孩不會尖叫,包括瑞士的小孩。
我真的需要說一點,也希望看這文的朋友更同理些:
該作者知道臺灣有很多你從外表看不出來,但其實有心智障礙的小孩嗎?
他們不經意的尖叫,也許你覺得那是對其他人不尊重,也許你會白眼看他身旁的父母。
但你知道這些小孩的尖叫不但無法控制,而且都有意義。
尖叫隱含的也許是小孩的抗議,也許是示好,面對這些小孩的父母,我們必須給更多包容和體諒。
千萬別把小孩尖叫視為父母的不盡責,這些父母的辛苦和無奈,不是你我能承受的,請多給點包容和同理。
因此「瑞士小孩不尖叫,臺灣小孩會尖叫」的優勢觀點,沒有意義。
「孩子尖不尖叫」與「小孩的個性」、「父母的教養態度」和「小孩的心智年齡」有關。
我們有情緒,工作上、感情上、家庭關係上的某些點,會讓我們歇斯底里的發怒,我們常自認我們「罵之有理」,有什麼因,我們才有什麼果。
我們如是,小孩不也是?
小孩每一次的哭鬧與尖叫背後,並不能只解讀「哭,不哭」為「乖,不乖」的零合二分法。
因為每次尖叫和哭鬧的背後,都有不同的意義。
有些敏感的孩子會比其他孩子需要用這種方式引起父母注意,只有父母才知道孩子這個動作的目的和連結,重要的是父母如何做處理,而非強調「瑞士小孩不尖叫,臺灣小孩會尖叫」這檔事。
除了尖不尖叫的「小孩」外,該文的另一個主角就是瑞士和臺灣的「父母」,並說「在瑞士沒有大人要配合小孩,大人放棄自己活動」。
really?
基本上我不相信「在瑞士沒有父母要配合小孩」這句話。
退一萬步說,如果此話為真,從該句意涵的邏輯延伸,那不妨討論一下「大人不用配合小孩,小孩應該配合大人」是不是最好的育兒方式?
我同意作者的部分說法,即有了小孩不需要放棄自己的生活和興趣。
但學生、未婚、已婚、有小孩......都是人生不同的階段,要用不同的心態因應。
我不是說有小孩就必須放棄自我的喜好,但小孩是家庭的一部分,要找回自己的生活樂趣,當然也需兼顧小孩的興趣和樂趣。
如果瑞士父母這麼自我、不用關照孩子的需求,那才是不負責任的作法。
不過我相信瑞士父母並非不負責任只顧自己的父母,我覺得是作者把瑞士父母對小孩的配合,用放不放棄的字眼錯誤解讀。
你知道「父母不用配合關照小孩的需求,做什麼事都可自主」的例子哪裡最容易看到?
社會新聞事件。
例如:
有些小孩配合父母到網咖,待到三更半夜。
昨天還有則新聞,關於一位四歲的小孩被留在家中一個月,靠鄰居提供三餐,他老媽因私事離家出走。
我不知道種「父母不用配合小孩,小孩需配合父母」的推論被奉為規臬,還被大量轉寄,對未婚者、準備有子嗣者會產生什麼錯誤的憧憬。
(所以我還是推論,這作者並還沒有小孩,因他說的是很背離親子和人性關係的外行話)
我承認臺灣父母有過度保護小孩的傾向,因為我們的環境、傳統文化與民族性,當然還包括社會福利制度。
社會福利制度是我主修,我一直對該作者說瑞士父母比較「優雅」這詞彙,我還是有些心情想分享。
對某些都市化高的城市(如臺北),我還是看到許多光鮮亮麗的媽媽們帶著小孩「優雅」的吃著高級餐廳、推著推車在百貨公司散步。
但對很多地方,確實看到的是比較穿著「隨性」的父母,但「優不優雅」就像前述所說的「尖叫或不尖叫」,他們並沒所謂的「好」或「不好」的二分。
看似不優雅,卻是好父母者很多;相對的,外表優雅,卻是不盡責的父母也不少。
作者忽略的是:瑞士和臺灣的生活現狀和福利制度。
瑞士是一個高賦稅的福利國家,和臺灣這種殘補式的福利不同,國家提供給小孩的福利政策和需求也左異。
瑞士的國民所得是臺灣的三倍多,不工作由國家養也能過的很「優雅」。
但臺灣的社福預算年年有缺口,雙薪家庭有時都難支應「基本開銷」,其實沒太多時間過著「在外曬著溫暖陽光、喝露天咖啡聊是非」式的優雅生活。
國家的福利政策造就不同的人民個性,也讓生活方式不同。
這些客觀的條件都不一樣時,臺灣父母用我們的方式認真過活,「優雅」這字眼太階級、太資本主義論述了,對臺灣父母的評價也太刻板印象。
文中作者拍了一照片,就很主觀的說「該小孩平靜的笑容,我沒在台灣看過」。
臺灣的小孩真的沒這麼苦旦臉,生活沒這麼悲苦吧!
不是現實生活小孩看太少,就是育兒部落格沒看過(我更推論他沒小孩了,他根本沒注意生活周遭可愛的小孩)。
最後分享一點現實人生:
我的兩個小孩佑佑、彥彥,他們很調皮(生活上會有些不經意動作讓我盛怒,當然也無能達到作者文中父母該有的「優雅」)......
他們會哭但不會尖叫(我們會告訴佑佑、彥彥:「哭無法解決問題」,但小孩哭是種天性和反應)......
作者說瑞士的父母看起來都一派輕鬆,養個小孩比養狗還簡單(教養真這麼輕鬆簡單?我們累的像狗,那我們教養職能應該太孥頓了)......
作者說瑞士夫妻兩人談笑調情,絕沒小孩說話的份(歐美尊重小孩人格權,絕沒小孩說話的份是華人一貫的說「小孩有耳無嘴」)......
林林總總,我都覺得這篇文偏離教養事實不少,需要有不同文章回應發聲。
人生很多過程,人生很多選擇,人生很多放棄,人生也很多擁有。
結婚後我也放棄許多,因婚後是兩人「共同」生活,有許多磨合考驗。
我爸離開後,我媽上來臺北和我們同住,三人同住的生活也不免需要協調,不管對我媽或我們,誰都需要退一步(我媽對我們的生活態度和方式,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時那隻閉半眼的,都快全閉了啦)。
有兩個小孩後,我們生活重心很理所當然的會放在小孩身上,這不是被強迫,這是父母的天性使然。
除偶爾抱怨無法兩人出去看電影之類,小孩的調皮也會讓我們失控現出瘋婆子的原形(我們很自知,常被搞到怒髮衝灌,還灌到天庭了,我們一直不是走優雅路線的父母),但帶小孩還是帶的很「甘心」,因為我們從中擁有許多。
總之,不管臺灣或瑞士的小孩、哪管臺灣或瑞士的父母,我們在天涯地理兩端,因地域環境和生活價值不同造就不一樣的教養態度和方式。
然我相信父母對小孩的「愛」就像好聽的音樂旋律,這是超越宗教、人種和國度的「人之初」,小孩的「尖叫或不尖叫」需要瞭解其背後代表的意義,不應直接被歸在「性本惡」之譜。
p.s.
該文作者去了瑞士十四天,發現「瑞士小孩原來不尖叫」,也對比臺灣父母教養的缺能和臺灣小孩的失序;我媽九月中旬剛好要去瑞士十一天,我倒要請我媽用這簡短時間,觀察一下這些不會尖叫的瑞士小孩,「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原文出處: 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50581855
原史格子:佑佑皮皮.hom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