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豆代天府:
麻豆文旦、麻豆碗粿都有名,其實麻豆代天府被尊崇為全台王爺總廟,麻豆代天府每3年舉辦一次五府千歲刈香繞境活動,還有許多民俗活動,是當地的盛事。撇開宗教而言,麻豆太天府是在地深根的文化中心。
從旅遊書的介紹和照片看來,這是間很讓佑佑「拜個過癮」的廟,所以我們全家決定來麻豆代天府走走,看看五層樓高的巨龍和巨蛋般的小天壇。
麻豆代天府的歷史資料引自網路(交通部觀光局麻豆代天府),有興趣請參考:
麻豆代天府主祀李、池、吳、朱、范五府千歲,故又稱為「五王廟」。廟宇創建於明末,當時大陸沿岸王船漂流至此,先民於是在此搭寮奉祀,廟名為「保寧宮」,此為麻豆代天府前身。後因當地地理遭到破壞,保寧宮被逼遷建他處,廟號改稱「保安宮」。到民國45年(西元1955年),在地方父老的奔走及信眾的慷慨捐輸下,麻豆代天府終勘定於「保寧宮」的原址。廟內在幾經修整後,改為巍峨宏偉的現代建築,但部分裝飾仍保留傳統的泉州式樣。
麻豆代天府主殿~五府千歲
後苑的「五彩觀光巨龍」是民國68年斥資近億元興建的,高約5層樓、38公尺高,54公尺長是東南亞最高,壯麗雄偉。
因為進去巨龍內要「樂捐」(40元的樣子,但不確定),原本我們只想讓小孩在外看看即可,但佑彥阿嬤說:
「既然來了就進去看看,當作添香油錢也好」。
巨龍內設有天堂、地獄以及水晶宮等景觀,其用意在於勸人「為善去惡」。
我們只選擇「天堂」這隻巨龍,走進巨龍身體裡有簡單的天堂神仙(電子花車式)的電動展示,現場有自動的導覽聲音,介紹該場景的意義和故事~
龍身內設天堂勝景,很高、很空曠、風很大!
麻豆代天府另一個特殊的建築,就是這個圓形建築。如小天壇的觀音寶殿,有別於一般傳統的廟宇建築。
觀音寶殿仿天壇格局,其高32公尺~
小天壇內所供奉的主神是觀世音菩薩,更特別的在觀音寶殿的外壁刻有84尊觀音菩薩救苦救難化身像。
四周環繞著光明燈,據聞是世界最高的108層光明燈,十分壯觀。
供奉大陸浙江省普陀山「不肯去觀音院」原鎮座觀音大士聖像~
◎ 台灣第二長的老街~麻豆老街:
麻豆老街是於民國九年(日治大正九年)開始發展至昭和年間,由在中山路到興中路,以中山路50號一帶最為精華,房子都屬於仿巴洛克式的風格建築(引自網路資料)。
以下說明,亦資料引自網路訊息(麻豆老街),有興趣請參考:
麻豆老街是於1920年開始發展,由頂街的興中路至下街的中山路,綿延1公里餘,是台灣第二長老街,綿延老街新舊建物並立,成地方另類特色。
麻豆老街建築樣式融合日本大正時期巴洛克建築與昭和時期的現代式建築;許多建築仍可以看到屋面頂端飾有草圖動物的造型,柱頭裝飾圖案、圓弧形美麗線條,以及山牆面尖頂精彩的造型雕刻。
上古下新的85度C~
(麻豆老街並沒有完整規劃,因此常見「舊建築+新招牌」,或左右建築感覺迥異,頗不搭嘎)
◎ 麻豆老街~電姬戲院:
電姬戲院,是麻豆老街上著名的地標建築~
外牆左右兩側共鑲有14隻沈睡的獅頭~
售票口看起來「很深邃」、「很堅固」~
以下是電姬戲院的背景介紹:
中山路上的「電姬戲院」建於1937年,佔地120坪,共2層樓,結合巴洛克式風格與現代主義的鋼筋水泥建物風格,原名「電姬館」(以上引自網路資料)。
因為麻豆中山路老街位於麻豆的鬧區,因此遇假日部分時段會短暫塞車,因當天下午我們還想至總爺藝文中心,所以麻豆老街我們只是用「車遊」的方式走過,除了電姬戲院。
麻豆電姬戲院我們有下車看看,畢竟這是間很特殊的建築,很孤單、也很寂靜的佇立在麻豆中山路的一邊。
如果政府懂得利用小城鎮的小景點來訴說這裡曾有的故事,那古蹟不會是死寂,而是重生。
原文出處: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43052382
原始格子:佑佑皮皮.hom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