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9日 星期二

【連署】再見,七星潭?

七星潭010


我們去七星潭剛好有看到「定置魚網」在灣內臨海處,但沒機會看到漁人捕魚上岸的作業。


早期七星潭捕魚方式是以「牽罟」,也就是乘著竹筏出海撒網,再由人力拉拔上岸的方式捕魚。至日據時期(昭和七年,西元 1932)引進定置漁業的技術,「東部台灣岸內」一書曾記載米崙灣(今日七星潭)一帶作業情形。


「定置魚網」是一種長期將魚網固定在特定的沿岸海域,利用潮汐漲落方向與魚群不會後退的特性,將魚網佈置成開敞的三角形,並將漏斗狀的網袋放置其中,因入口處窄小迴游路徑被遮斷,一旦進入就很難逃出,這種於沿岸架設的陷阱式漁業,使魚貨上岸後仍是形態完好、鮮美,對漁民也是一種安全的作業模式。


(以上引自花蓮縣七星潭風景區的資料說明)


七星潭002


七星潭015


七星潭遊客服務中心在七星潭的入口,小小一間~


七星潭013


七星潭005


七星潭很美,不過2009年10月30日,環保署通過花蓮縣政府提案,廢止了七星潭唯一的保護屏障~《86年七星潭風景區開發建設環境影響說書審議公告》。


七星潭即將興建為多功能的「渡假村」。


七星潭成為渡假村後,想必能提供不少就業機會給當地居民,因此贊不贊成?好?壞?每個人都有主觀見的,也沒有誰真正對或錯,這本來就是一種價值選擇的一部份。


不過後山最引以為傲的就是「人為退位、自然取向」的天然環境,把七星潭搞成像墾丁一樣,墾丁的各財團蓋這麼多渡假村,把公有海灘私人化、財團化.....真不敢想像這種「渡假村取向」的七星潭。


每次來花蓮幾乎來這裡走走,七星潭有很簡單的美:湛藍的天海與摸起來舒服的鵝軟石,加上一波波的輕濤聲.....吹吹風、看看海,不做任何事都愜意。


之前這麼自然無價的享受很平常;之後有渡假村「索費」也很平常。


有興趣可至「搶救七星潭聯盟」看看他們的訴求,當然也可以參加連署(我已具名支持)。


台灣民眾喜歡看「XX被踢爆的新聞」,對「環境被XX爆踢」的議題漠不關心。


因為台灣社會平常習慣冷漠,只有選舉時才對公共議題頓時關心,這才是成熟公民社會最大的諷刺。




原文出處: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29700956
原始格子:佑佑皮皮.home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