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佑最近很迷海綿寶寶,明明重播過的海綿寶寶佑佑還是照看,彥彥相對而言對卡通比較沒興趣,這點沒有學到哥哥。
不少人看「小孩看卡通」這事向來不怎麼正面,尤其專家調查常有類似研究:
看卡通會損害智力、增加暴力傾向等負面宣傳。
因此有些父母對於「卡通」視之毒物,或者說為了小孩的眼睛好,應該要少看電視。我們大概是比較傾向後面的說法,別看太多電視的主要原因,就是「避免近視」。
凡是剛好即可,過與不及都有問題。
當有次在車上突然告訴我們:「你這隻臭海綿......」,又補一句:「那是蟹老闆說的」。
從四歲多小朋友的口中冒出來的言詞,聽起來非常突兀,當下我們是有些訝異,也知道必須拿捏小孩看電視、看卡通的分寸。
不過佑佑在生活上很多詞彙(例如「開Party」)、佑佑很多的認字能力,都是從卡通中學習而來的。
總是,要不要限定小孩看卡通?大概淪為專家學者、各家父母莫衷一是各說各話的情況,沒什麼標準答案。
順寫有爭議的「白雪公主」......
日前高雄市某議員開記者會痛批高雄中學的「雄中青年」,說該校刊內容「不堪入目」,故事內容「不雅」、「變態」......反正能用的負向形容詞都被這位議員用完了吧。
不過原典的白雪公主故事描寫,是母女之間因為性嫉妒所引發的敵對故事,原著也暗示美麗女兒與父親的不尋常關係。
通常公部門遇到立委、議員的質詢批評,通常會姿態先矮上一截,不過我覺得雄中校方和高雄市教育局的回應的還允當:
雄中發出的聲明稿指出:
「雄中青年」是透過解析故事內容,解構社會美好的假面,學校對學生的創意採取肯定多於限制的態度。
而高市教育局長也說:
「雄中青年」對於童話故事來源加以分析,讓學生瞭解原始版與新版的差異,也是教育的一環。
雄中在我們的印象中,就像各縣市的頂尖高中一樣(如建中、北一女),校風向來比一般私校多元開放,學生在極自由民主的氛圍下學習。
正因學生在這個階段有批判的精神,因此創造出更多「不同標準答案」的機會,這些都是他們未來接觸社會所應具備的反省與多元台灣多元的思考力量。
卡通、童話可以很成人、也可很童真;可以很教育、也可以很白痴;可以很道德、也可以很偏見。
不過能確定的是,適度讓小孩看電視、給個時段、給個時間、給個方向、一起陪伴,從卡通內容中順便帶上口頭教育,恐怕是父母未來避免不了的課題。
就像雄中這些大哥哥一樣,誰說「巫婆一定得死?」、「公主王子一定幸福?」,探討童話故事裡的真相,企圖透過解析故事內容,揭穿社會種種「真實」與「假象」,這也是成長過程思考透過衝撞過程的成長歷練之一。
除此,卡通的打殺、正義本來就不必以「寓教於樂」來看,我小時候看無敵鐵金剛,成長過程中我自然知道我不是無敵鐵金剛、社會也不見得存在公平正義、好人與壞人不見得如此二分,卡通中的「公子王子從子過著快樂的日子」和「邪不勝正」,在現實生活不必然有這樣的因果結局,這本來是小孩認知的演繹與成長的必然不是嗎?
P.S.
以上是最近育兒生活感想,加上前幾天看到「雄中青年」的新聞後,隨寫一二。
原文出處: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27497854
原始格子:佑佑皮皮.hom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