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7日 星期一

為什麼總要第一名?

322總統大選的結果,有人興奮、有人焦慮、有人處之泰然、有人難以釋懷。
 

KMT的部分人士用「崩盤」解讀DDP、有人用「退出政壇」解讀謝長廷、DPP的的部分人士用「台灣的最後一席落選」,把DDP的成敗和台灣牽強作連結。
 

失敗,到底是不是一件值得如此悲憤的事情?
 

最近有件事情,讓我覺得「鼓勵」小孩也需要有限度......
 

「誰最勇敢?誰最聰明?誰拼圖第一名?」,有時候我們和佑佑的對話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佑佑也會很制式、有信心的說:「Bin-You!」。
 
 

 

都爭最好?誰當老二、三、四......?
 

我之前並沒有發現這問題,只是最近佑佑剛從嘉義姑婆家拿一個釣魚的玩具,和佑佑「比賽(當然暗中讓他)」誰釣的多的時候,佑佑總是要爭他口中的「第一名」。
 

佑玩釣魚1
 

輸了,他還會生氣。
 

輸了,他會不服氣。
 

我並不覺得我們是屬於把孩子未來的成功和學歷,拿來當招牌炫耀的父母,不過自省一些育兒經驗,我們確實有時會過度鼓勵(凡事嘟嘟好即可)我們的小孩,而這些鼓勵原本都是出於善意,但會造就小孩的僵化認知。
 
 

 

為什麼總要「最好」?沒有道理嘛!
 

功利主義取向的社會造就了「我贏你輸」的期待與觀念,從來沒有創造「雙贏」的企圖與能力,成功的道路好像永遠只有一條,就是「只有第一名」。
 

沒有第一名好像天都黑了一半。
 

曾看過一部紀錄片,片名叫:「尪仔望春風」。
 

這部紀錄片裡,有一段對話簡單卻富有深意......
 

支持兒子繼續學布袋戲的賣豬肉老爸說:「人人都去唸書,那誰來賣豬肉?
 

他雖然只是販夫走卒,但說出來的話直接、簡單,反而比知識份子操弄的學術語言,更屬論述說服力的醒鐘。
 

是的,大家都要爭第一名,那誰當老二?
 

「輸」,代表的不只是大人們選舉的挫敗、席次的減少、小孩子遊戲的失敗、分數的競落......
 

需要處理與注意的反而是後面那一塊:
 

「失敗的情緒如何自處?如何面對失敗的自己?」
 
 

 

失敗獨享的特權
 

幾年前三立超高收視率節目「霹靂火」裡的劉文聰曾說:「我沒有甲意喜歡失敗的感覺!(台語)」
 

說的一點也沒錯,誰喜歡失敗?誰要習慣失敗?
 

但有多次失敗的經驗,才能擷取只有失敗時才能享有的「失敗特權」,這些「特權」包括:
 

坦然面對失敗的能力、處理沮喪情緒的能力、反省自處的能力、調整再出發的能力......等。
 

失敗帶來許多人生應該面對的課題,而這些課題都需要在跌倒中才能彰顯、才有機會學習。
 
 

 

那......佑佑......
 

你真的不需要因為釣魚輸媽媽而生氣、你真的不需要為了按電鈴比賽比爸爸慢而生氣......你的人生還沒這麼糟糕吧(拜託,你只是三歲多的小孩),而且不用每次比輸爸媽就說:「我謅生氣e啦」。
 

如果擁有處理失敗的能力、能面對一時失敗的自己(這點我覺得還頗重要),那真的比常勝軍還值得驕傲。
 

記得六、七年前「情緒EQ管理」常在台灣社會被提及,近幾年比較少看到情緒智商這名詞,而「輸贏的哲學」其實也是自我情緒管理的一種態度。
 

輸贏的翻轉常在一念之間,教養小孩如何面對失敗,會比面對成功還需要費心。
 

不用一直和別人競爭唯一名額的「最好」,但你可以和自己競爭看看能否「更好」,我想說的重點在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