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8日 星期一

【彰化親子遊】埔鹽糖廍百年古井~進入上一代的「庶民記憶」

埔鹽糖廍百年古井038


在糖廍百年古井的佑佑和彥彥(這兩隻這星期留在嘉義五天)~


埔鹽糖廍百年古井002


這個不是很主流的景點,小小的座落在彰化縣埔鹽鄉的廍子村內。


糖廍百年古井不太大,老實說環境也比不上專業營利景點精緻,不過老村落藉由一個古井而產生社區意識凝聚的效果,還頗有意思。


以下臺灣史料可以當故事看(資料引自彰化縣埔鹽鄉廍子村社區發展協會),我也是事後查閱相關資料才瞭解糖廍百年古井的在地歷史:


自清乾隆中葉之時,因政府鼓勵來台漢人製糖銷售日本和大陸,於是就在今天廍子村的九鄰和十鄰的地方設立糖廍,由三子施金寶負責經營。當時為了糖廍的用水需求,因而鑿了一口深二十五尺,寬五尺的井,也就是今日所見的這口古井。可惜好景不常,西元一九o六年日本政府獎勵日人興建新式糖廠以淘汰舊式糖廍,本廍也在這段期間結束營業。拆除後的糖廍,由施金寶後裔原地改建成住屋,而此聚落也因曾設立糖廍而得名為「廍子」,即今日的廍子村。


在糖廍拆除後的數十寒暑,古井泉水不斷,清涼潔淨,成為附近幾百口人家的生活依靠,舉凡燒飯、飲水、洗衣和洗澡,無處不用到古井的水源,古井活水不斷,在地的鄉親都認為這是個好兆頭,古井也成為居民生活中重要的依靠。


自從自來水普及後,人們不再依賴古井為主要取水來源,古井也因此漸漸的荒廢。近幾年社區居民決心讓百年古井活水重現,恢復原來的面貌。


以上這些真實發生在台灣的在地歷史和沿革,官方課本的內容反而都沒教,盡教育下一代帝王史觀和地理(中國鐵路很多名稱都改了,我們學生還在背「地理」的「歷史」)。


埔鹽糖廍百年古井040


道路不大,但至廍子村後即可看到「埔鹽糖廍」小小的自做牌樓~


埔鹽糖廍百年古井026


埔鹽糖廍百年古井001


埔鹽糖廍位於農村田野間,可讓孩子聞到城市無法聞到的豬屎味~


埔鹽糖廍百年古井034


埔鹽糖廍的古宅建物~


埔鹽糖廍百年古井012


埔鹽糖廍百年古井005


埔鹽糖廍百年古井030


雖然住嘉義,但以前就知道彰化是我們本姓「施」姓的大本營,埔鹽廍子村也無例外~


埔鹽糖廍百年古井023


埔鹽糖廍百年古井025


施家大宅第~


埔鹽糖廍百年古井003


埔鹽糖廍百年古井021


埔鹽糖廍百年古井013


很有古早味的古宅巷弄~


埔鹽糖廍百年古井018


埔鹽糖廍百年古井006


糖廍百年古井~


埔鹽糖廍百年古井019


糖廍百年古井寫著「飲水思源」,因這古井不僅對廍子村的施氏居民有重要的意義,更是紀錄村落發展的最佳寫照~


埔鹽糖廍百年古井017


埔鹽糖廍百年古井015


埔鹽糖廍百年古井014


資料顯示,糖廍百年古井已有逾兩百多年歷史,廍子村的百年古井曾經是該村居民飲用水來源。

因百年古井的記憶號召,也經過廍子村居民的努力,讓古井風華重現,再度凝聚居民的向心力,是彰化埔鹽廍子村在地的活歷史和見證。


寓教於樂可以是玩大型遊樂場景點、也可以走藝文博物館路線、也可以嘗試特色DIY製作、也可以是靜態古蹟導覽、也可以是走進鄉村小徑,瞭解這裡原有的歷史和目前社區的再生。


政府提倡「庶民經濟」,何不也來個「庶民歷史」?


不但可多認識些臺灣鄉村城鎮間曾發生的或正在進行的故事,彌補對上一代、下一代的文化斷層,也可加深曾遺忘的土地記憶。



◎ 如何去:


廍仔社區位於彰化縣埔鹽鄉東北方位置,北與福興鄉相接,東與出水村相接,南與埔鹽村、出水村相鄰,西與瓦瑤村相鄰。

廍仔社區位於埔鹽鄉的交通要道上,彰水路(台19線)南北向穿越本社區,並緊臨台76縣東西向快速道路,交通位置便利(因為糖廍百年古井位在廍子村內,鄉間小道就是這個樣子,路不太大、指標也不太明顯,不過鄉下人情味總濃,問一下路要到達並無問題)。



原文出處: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48149667


原始格子:佑佑皮皮.home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