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1日 星期一

【寫經驗】扁桃腺、異位性皮膚炎和小朋友的「鳥事」

六福村主題遊樂園(南太平洋區)024


即將升小學一年級的30公斤小朋友而言,佑佑是個看起來頗「壯」的小一新生;相對而言,即將上大班的彥彥就是小一號的幼稚園新生。


佑佑上幼稚園後,我們發現他生病次數多了,但多數不是被傳染,而是佑佑扁桃腺容易發炎,但扁桃腺發炎都會伴隨發燒,遇小孩發燒為人父母總是擔心。


彥彥本身有過敏體質和異位性皮膚炎,因此脖子、手腕、膝蓋後的皮膚都粗粗的,也因為異位性皮膚炎的關係,彥彥夏天只要流汗都比較容易抓癢,抓癢又容易紅腫,越抓越紅反而越抓越癢。


這也算惡性循環吧。


過敏體質讓彥彥的身高、體重比分比都比同年齡的小朋友小,但出去外面吃東西時我們並不覺得他吃的比其他小朋友少,但因為體質問題,彥彥生理的吸收就是弱了些。


不過如果佑佑有感冒時,之前我們都「預期」彥彥會中標,但幾次證明我們都失算,彥彥雖然有過敏體質和異位性皮膚炎,但感覺彥彥的抗體不會比佑佑差,甚至好。


總是佑佑本身有扁桃腺易發炎的體質,昨晚帶佑佑去看醫生時,覺得可雜寫這兩隻的生理記錄。



可以另外分享關於「小鳥痛痛」一事(以下言語比較直接,用比較健康的方式應無問題,不過顧忌者誤看):


佑佑約兩個月前會告訴我們他的小鳥痛痛,有次上班時接到佑彥媽電話中說:


「早上他覺得佑佑的小鳥很像流血」。


聽起來很嚇人,但我回家檢查佑佑的小鳥後覺得,那是男性的某性徵之一,只是略紅而非流血。


爸爸對「鳥事」還是比較瞭解,面對男孩的特定問題,爸爸這角色更能派上用場。


不過佑佑幾次主動告訴我們他的小鳥痛,我還是趁某次帶佑佑至泌尿科給醫生檢查。


醫生把他的包皮褪下來檢查後,看了看也說沒有尿道發炎,可能是龜頭沒沖洗有白詬而引發感染,因此要我每天洗澡時順便幫佑佑沖一下龜頭。


回家洗澡時,佑佑的小龜頭還真的有不少白詬,藉由沖澡時順便沖佑佑的小鳥。


我讓佑佑自己把龜頭露出,我用水「重點攻擊」。


可能佑佑還小,因此性徵(器官)都還很敏感,因此佑佑每次洗小鳥時都會一直笑(有時候是張大眼睛、張大嘴喔喔的叫),沖洗時佑佑的手常會不自覺放開,小龜頭就縮了進去。


其實我看他這個樣子,我都叫佑佑正經點,這樣小鳥才洗的乾淨(但看到佑佑這樣,我也常會想偷笑)。


「忍耐一下,我沖水時數到10就好」,我告訴佑佑。


「我準備好了」,佑佑從容的告訴我。


佑佑用一手把褪下包皮把龜頭露出,另一手可沒閒著,佑佑用他的小手嗚上自己的嘴巴,避免自己大叫或大笑。


這動作還頗經典,沖洗的同時我在心裡也忍不住噗噗笑。


總之,保持乾淨是王道,佑佑的小鳥痛痛一事,就在每天清洗下完全解決。



以上是孩子們的一些生理紀錄和心情雜寫。


總是,父母分工不只在教養上,父或母有某部分是難以取代的角色。


單親父或母的辛苦,不只是經濟負擔和教養質量和情緒支持上的缺半,有些時候遇到青春期小孩的月事和性教育都會因孩子與父母不同性別而有些隔閡和距離。


有時候遇到一些特定事情,彰顯出父或母的某種不可替代性,這可以是「爸爸之所以為爸爸、媽媽之為何為媽媽」最真實的感受。




P.S.


以上純生活雜寫,順記錄小孩生理過程的一二事~



原文出處: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47861043


原始格子:佑佑皮皮.home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