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曆的六月初七、初八在口湖(金湖)舉辦牽水狀祭典,我們大概都提前一週回去,所以國曆七月多我們都會回嘉義一趟。
多年的同事他們還是不太懂這是什麼儀式,只知道我們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回嘉義「迎神」之類。
萬善爺算是地方性的神明,牽水狀文化祭是雲林口湖一年一度的大事,雲林口湖為何和我們有關?
因爸小時候曾從嘉義至雲林海口(台語,也就是近海的金湖一帶)躲空襲,而萬善爺是金湖(口湖)很重要的信仰,嘉義老家就有「萬善爺」神明,當農曆的六月初七、初八口湖舉辦牽水狀祭典前,我們先把萬善爺請去金湖的萬善爺廟,讓他看那幾天的「熱鬧」,牽水狀文化祭結束後,我們又會把萬善爺迎回嘉義老家。
每年這個時候,臺北其他親戚也會回到雲林金湖參與盛事,順便也去嘉義姑婆家走走。
而這祭典的史料經過,有興趣可參以下資料(引自牽水狀官網資訊):
道光廿五年,歲次乙巳(公元一八四五年),農曆六月初七的黃昏,也正是住在海濱的人們,吃過晚飯,忘了白天海上作業或一切工作的疲勞,而三五成群或閒話家常,或舉棋對弈的時候。誰會知道,忽然間天上的烏雲密佈,一眨眼,大地全壟罩在狂風暴雨之中,震耳的雷聲,更增加了幾分恐怖感。接著是驚人的浪濤,滾滾的湧向樹苓湖(或象苓湖,本名象鼻湖)沿岸的村莊與港埠。由於風雨持續了幾個小時,平地和高山的洪水,便由北港溪、牛挑灣溪,奔入了樹苓湖。因為當時樹苓湖的西岸,有二道沙汕和相當遼闊的沙岸,圍住了溪口的入海處,只留了可以供航行的大缺口,這個缺口,一時無法接受排山倒海的洪水,並由於颳的是西南向的颱風,而引起自開拓台灣以來最大的海嘯。到午夜的時候,樹苓湖沿岸的蝦子寮(今日湖口村南,北港溪畔)、舊新港(今下崙西,頂箔仔寮港附近)、竹達寮(今廣溝厝西面海中)及其他鄰近的村莊,無數的生靈,均被吞噬於狂濤駭浪中。蝦子寮及竹達寮全部沒入海中,泊仔寮及舊新港,大部份的居民,也隨波臣而魂歸天國。
當時,所有棺木店的棺木,早已被買盡,後來就連草蓆也被買光。為了不使屍體曝露,只好挖坑堆集埋葬。一共分成四處,由北而南,一在廣溝厝新庄仔附近,二在現在的四湖鄉三姓寮塚,三口湖鄉的青蚶庄西南大溝墘,四下湖港邊的大坵墳(今蚶仔寮西南萬善同歸祠旁邊),稱萬人堆。根據估計約有七千人罹難。俟收埋告一段落後,把災情上文向北京報告,當時道光皇帝看過奏摺,為憐恤無辜的百姓受難。除了降旨准予撥出庫銀賑濟之外,並將已淹斃的人,敇封為『萬善同歸』。
以上的史料很詳降,有興趣可參考,順便認識臺灣曾顛沛的歷史。
雖然每年都來金湖萬善爺廟,但我的瞭解很粗淺,也是從爸以前口耳相傳知道:這裡祭祀的萬善爺就是因為救了一些小孩,後來才被後人追念祭祀。
經過日本大海嘯天災後,也許百年後的我們可想像一百六十六年前的慘況,尤其當時民智未開、衛生條件、救生條件都不足的情況下,對臺灣雲林沿海一帶是場大災難。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已把「口湖牽水車藏(狀)」與「北港朝天宮迎媽祖」為重要民俗活動。此為全國繼「雞籠中元祭」、「西港刈香」之後,獲文建會指定之臺灣四大重要民俗,也是雲林具國家級認證的無形文化資產。
爸還在時,爸會自己或和臺北下來的叔叔一起迎萬善爺去看熱鬧,一週後再請回來;爸離開後的這幾年我就代替爸的角色,也帶孩子回去阿公曾腳踏生活的土地。
因此口湖牽水狀文化祭不只是一個祭典,對我們而言也是上一代、下一代記憶情感的結合與傳承。除此也讓小孩從中瞭解大自然偶爾的反撲和對後人求安之祈福,算是純宗教外的意義。
P.S.
萬善爺廟有不少,在北部偶爾也看得到萬善爺祠(只是不知道是否祭祀這位萬善爺),而臺灣萬善爺的總廟在雲林金湖的萬善爺廟,也就是以下照片(我們是提前一週去,因此牽水狀文化祭的相關熱鬧祭典均未展開,較為清幽些)。
水狀~
研究水(車藏)儀式廿餘年的文史工作者李春景表示,「牽水(車藏)」出現在清末時期,水(車藏)以細竹枝為骨架,再糊上白紙做成轉輪狀,最上方有四支小旗,周邊粘有觀音、善財、龍女、牛頭、馬面等十二位守護神鬼。
台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教授范揚坤指出,(車藏)這個字有輪轉之意,水(車藏)屬道教、佛教科儀,主要是超渡溺水亡魂。每逢農曆六月初八,家家戶戶將紙糊的法器(車藏),以廟宇為中心,沿街擺放。民眾路過時將加以輕撫牽轉,象徵將亡魂從水底救贖(以上資料引自牽水狀官網)。
萬善同歸祠的沿革(故事)~
萬善爺~
救小朋友的萬善爺~
因為金湖近海,在地也以養殖、捕魚為生,萬善爺廟的洗手間是船隻造型~
迎家裡萬善爺的佑佑和彥彥~
從嘉義老家迎萬善爺至雲林金湖這路上,佑佑在車裡都安穩的放在他胸前,這工作佑佑很樂~
原文出處: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47993944
原始格子:佑佑皮皮.hom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