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佑上幼稚園已經兩個多星期了。
佑佑上幼稚園的前幾天,我是挺擔心他到底適不適應團體生活?人際關係的建立是否有問題?對於上課規範是否會遵守?
至於學習這部分我比較不擔心,公立幼稚園每天的功課對於五歲小孩而言其實都不難。
我下班比佑彥媽早,回家後佑佑就會要我陪他做功課(有時候下班回家,他的功課已經自己做完),因此佑佑每天的課業都在晚餐前寫完,包括簡易的連連看、注音符號練習等,然後在家長簽名欄位簽名後,「家課」就算完成,然後佑佑就去看卡通、準備吃晚餐。
除非偶發,這些「流程」大概是佑佑在幼稚園時期的「SOP」。
除了一般「硬式」的課業內容外,自以為「軟式」的親子溝通反而為佑佑帶來壓力。
「你今天有沒有交新朋友?」
「老師今天有沒有問你什麼話?」
「今天上課上什麼?」
「老師說國語,你聽得懂嗎?」
佑佑上了幾天課回家,當我要問他「制式」問題時,佑佑反射性的說道:「爸爸,我知道你要問什麼,不要問了」。
小孩的話有時是童言童語,有時候也是醒鐘。
佑佑進入幼稚園後已經兩個多星期,我們生手父母也漸漸從「很在意佑佑在學校的一舉一動」退到「觀察佑佑回家後的反應後再提醒」。
因為自己工作場域的多年對少年的觀察,慢慢意會父母對於孩子的成長過程所需扮演的角色,會思索父母到底是期待?或過度期待?到底是保護?還是過度保護?到底是喜愛?還是過度溺愛?
也體悟到小孩成長的過程,父母必須適時的放手讓孩子飛翔,給予孩子理性的包容和民主式的尊重。
父母的內心多少有「直昇機父母」和「怪獸父母」的基因,學著適時放手去觀察孩子多面向的成長反倒是現今父母的功課。
我相信多數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也喜歡和孩子溝通,不過我也不認為一昧追求「親密的親子互動」是一種和諧親子關係的代名詞。
我的工作經驗看多太多的父母,保護過度的孩子通常很危險,有些少年就像「無菌室」中的孩子,他們十幾歲了什麼事也不會做,因為他們過去確實沒做什麼事,只因父母的過度關心和過度保護。
父母過度關注小孩,也主動剝奪小孩學習失敗的能力。
有時候自我反思工作上的觀察和目前佑佑上學後我們的關愛,我們並非不關心小孩,但沒必要關心到小孩有壓力,對孩子而言,這樣反效果的關心反而是一種威權的操控。
當佑佑用嚴肅的表情告訴我:「爸爸,不要問了,我不想說了啦」,然後繼續去玩著他的玩具。不會吧,我竟然想到自己將成為「直昇機父母」這幾個字。
我慢慢察覺應該適時的當一個不出聲的旁觀者。這並非親子關係的冷漠,讓孩子保有淡淡「不想說的」權力,讓自己釋放「壓迫式的關心」。
佑佑每天都去上課,這段期間我何嘗不是上了另一種「什麼叫適時放手」的人生功課。
我們觀察孩子的成長,也間接成為「人在情境中」的一部份,別死握住手中的繩線,把孩子當成只受父母控制的的風箏;應讓孩子適時讓展翅,當隻能自由飛翔、飛向目標的小鳥。
育兒的過程中父母也在學習,換句話說,孩子的身心靈一直在成長,過了青春期的我們,何嘗不是用另外一種方式......「繼續長大」。
原文出處: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37964618
原始格子:佑佑皮皮.hom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