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回佑彥媽娘家,順便開車帶佑彥媽二姐和她的小孩一起回去。
帶小孩出遊,每個家庭在車裡都有非常「屬於自己家庭」的遊戲方式,有的家庭在車裡會和小孩玩動物猜猜看、有些家庭會猜車子的車種、有些會帶簡單的跳棋遊戲......等。
我們家偶爾會玩的遊戲是「動物猜猜看」,由我們隨性說出一些動物的特徵,再讓佑佑、彥彥猜這是什麼動物?反正就是打發在車上的時間,故意用比較困難的提示或名不見經傳的動物讓他們猜不出來不是重點,盡量提示多一點引導他們去想像才是目的。
不過我們家在車裡常常玩的遊戲就是「找拜拜遊戲」。
所謂「找拜拜」就是「找廟宇」的意思,只是看到廟宇他們會說「拜拜」而不是說「廟」。會規定一個數字,例如「20」,然後他們兄弟登山各自努力,找到的「拜拜」一直累加,誰達到20就誰贏了。
這是外人看來有點無聊但他們兄弟樂此不疲的遊戲。
尤其出遠門因為很多鄉間道路都是頭一次行駛,他們也不知道哪裡有「拜拜」,增加許多「不可預知的挑戰性」。
這遊戲還可以「結盟」。
看佑佑、彥彥要各自一組PK,還是兄弟兩人一組PK我們,或他們各自選盟友(例如佑佑選我、彥彥選佑彥媽),然後「分組競賽」,通常我因為要開車比較無法「貢獻」,選到我的佑佑(或彥彥)就要「認份」些,但他們「配對」的過程沒有選誰的「戰鬥力高」就能贏的「利益導向」,純粹「隨性好玩」的主觀導向。
佑彥媽的二姐也有兩個小男孩,和佑佑、彥彥的年齡都完全一樣(只差幾個月),當他們坐上我們的車子以後,聽到佑佑、彥彥在玩「誰抓的拜拜比較多」的遊戲,就覺得很有意思,因為連他們家的小孩也加入「戰局」。
「他們在台北說台語都很特別了,連玩的遊戲怎麼也這麼另類啊」,佑彥媽二姐說。
真的另類嗎?其實不會。
在現代社會對於暴露有著很明確的界線,女性上半身裸露是不流於世的另類,但在部分非洲部落中,不坦胸露乳,那才是另類。
因此主流或另類的分野,要看你站在哪一條線來評論。
佑佑上幼稚園一個多星期了,幼稚園老師有次告訴我們,有時候用國語告訴佑佑,佑佑「好像聽不懂」似的,沒有什麼反應。其實老師可能還不是很認識佑佑,其實這是佑佑的個性之一:在外人面前他比較溫,比要沈。
上週日帶佑佑去仁愛公園看「如果劇團」的「動物園」劇場表演,表演完當主持人告訴下面的小朋友「會的舉手」、「答對就送獎品」。
當主持人唸完簡單的題目時,大部分的小朋友們多數都瘋狂舉手,我看著佑佑「不動如山」。
「你知不知道答案?」,我問佑佑。
「哉啊!(知道啊)」,佑佑說。
「那你怎麼不會想舉手,有獎品啊」,我拋出正向回饋試圖引誘。
「我就是不想啊!」,佑佑無奈的回答,可能也覺得我問的問題挺無趣的。
有時候對佑佑不太主流的反應,我會有點失落,因為這表現和主流價值並不一致。
但帶小孩有個好處,如果能善用反省,小孩的行為常常能挑戰自己的既往認知。
因我反過來想,或許佑佑覺得他已經用他的方式回應(也就是「知道,但我不舉手」)。小孩子該活潑、勇敢的舉手回答的這種主流「應該要這樣做」的認知,對他而言是無所謂的。
佑佑也可能暗自覺得我引誘要他「舉手搶答」的這個提議,頗蠢。
總是,另類不另類並不是這麼重要,佑佑的有些行為會讓我認真的想一些以前沒想過的事情,育兒的過程也是父母算計人生的一種方式吧。
因在育兒的過程中,父母的思考方式和價值觀念會調整,有時候會高興小孩的表現,有時候小孩的行為會帶給父母難以形容的失落,不過正是這些快樂和失落的交替,刺激了每個父母做不同育兒觀念,包括對父母自己的生命追逐。
原文出處: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35188360
原始格子:佑佑皮皮.hom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