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7日 星期四

【隨論】部落格戴上呼吸器,繼續活著

彥彥居家黑白照009

前週佑佑抽到公立幼稚園的當天,我有個想法提出來和佑彥媽討論了一陣:「格子該怎麼寫、要不要繼續寫」的問題。

我們的孩子大了,第一個孩子明年就快入小學,記錄從出生只會哇哇大哭到牙牙學語、從只會躺到會跑跳、從只是接收訊息到現在會質疑你的命令、從一隻到兩隻......很多育兒故事在這幾年發生。

寫格子有個好處,我可以一一喚醒在記憶中消失的故事,然後重新端詳照片、重新進入當時的情節。

孩子在成長、格子的紀錄方式、書寫內容也不盡然相同。老實說,我的格友記憶只存在少數幾個,因此不太知道現在來看格子的格友來自何方、所需為何?

寫格子究竟為何?以前是育兒,現在我自己誠實的面對自己,育兒文還是存在,旅遊文也繼續分享,但動機已經質變。

持續的寫格子是需要時間和動力,之所以持續寫格,主要是寫格子帶來一種記憶的想像,這些想像無須經過實證。

我們家的討論議題幾乎沒什麼禁忌,我和佑彥媽曾私下討論過:

「小孩如果是同志,該如何面對?」、「如果佑佑或彥彥突然意外死亡,我們未來的生活該如何轉變?」、「如果我(或她)死了,改嫁與再娶如何選擇?」、「如果離婚,小孩跟誰?」、「小孩未來如果對讀書完全沒辦法,怎看待原本心中的那個寶貝」......

當然也包括「育兒格子還要不要寫」這種正常的議題。


「佑佑明年就上小學了,我有時後覺得懶了,不想寫格子了」,我那天告訴佑彥媽。

「繼續寫啊」,不需要動筆的她,回應的倒也輕鬆。

在某些時刻,我是認真的想過這個問題,格子的生命長度能到多久?我寫格子的持續力還能不能繼續?

格子寫了幾年,時間長河只走了一小步,但我的兩隻小孩卻用一眠大一吋的速度長大,不一樣的時空、地點看相同的事情,感觸會有所不同。

但我還是會反問,既然格子是我們家生活記錄的一部份,何必要求自己割捨決裂?人用呼吸器為生,那就讓格子用網路特有的屬性繼續活著。

最近一兩年facebook和噗浪的興起,讓許多原本寫格子的格友都放棄部落格這塊,畢竟臉書和噗浪等微網誌都是新的社群互動方式,也有新的思考和價值。不過對我而言,臉書、噗浪都是即時性的心情短言,只有部落格能把觀點想法,用更完整的方式分享。

我不至於需要矯情的認為寫格子可以完全保留「青春的想像」,雖然目前的家庭親子的互動關係和嬰幼兒時期不一樣,但仍可用不同角度來記錄生命,讓格子持續保有生機,擬好人生腹稿。


原文出處: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34353699
原始格子:佑佑皮皮.home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