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小時候住在金湖,一個雲林靠海的小小村莊。我爸以前每年牽水(車藏)節慶都要回去金湖一趟,我爸離開後就由我接替我爸的工作。雖說「接替」,但和我爸生前之前一起從嘉義開車至雲林金湖,車上迎著神的畫面依稀存在。
什麼叫「牽水(車藏)文化節」?底下這一段,是擷取自雲林牽水(車藏)文化節的網路資料:
每年農曆六月八日一到,不管住在村內或旅居外地,工作在怎麼忙碌,都會回到村裡參加萬善祠盛典。是從道光二十五年大水災之後,鄉民為超渡亡靈所衍生下來的習俗。男女老少一個接一個穿梭於一列列的水車臧之中,並用手觸摸,象徵著每一條亡魂,由此將會快活輕鬆,這種精神除了信仰之外,還有無比深沉的情感與溫厚的人情味!而這人情味,就這樣緊緊的繫住了彼此。也感染了所有生活在這裡的人。
該說明一點都沒錯,我的臺北叔叔家每年雲林牽水(車藏)文化節也都一定會返回金湖,這是當地的盛事。
陸橋上貼著官方宣傳塑膠布簾:「雲林縣口湖鄉牽水(車藏)文化祭」。
我媽說這個地區應該比較算是「金湖」而非「口湖」,因為陸橋左側就是金湖。
牽水(車藏)文化祭最重要的廟宇:萬善爺廟~
對我而言,我只知道金湖好久好久以前,曾發生開台以來最大水患,當次的水災,就是金湖「萬善同歸」的海嘯慘事。
小時候聽我爸告訴我們,這尊萬善爺就是當時水患救起很多小孩的一個人,最後不幸被洪水沖走,村民感念而建廟紀念(如和史實有誤煩請指正)。
當天幫這尊萬善爺照相的同時,萬善爺廟的廟住說:
「照這尊是對的,因為這尊是請臺北觀音某著名鑄鐵者做的,栩栩如生......」。
因為萬善爺廟裡還有其他師傅做的萬善爺膜塑神像,但因為這尊的神態當地人覺得最到味,因此這尊是擺在神明桌正中央的位置,算是萬善爺廟的代表神像之一。
萬善爺廟的廁所也是船的造型,頗特殊~
這兩隻一起迎萬善爺回嘉義老家~
「真誠、負責、孝順」與我爸,從來都是不可畫開的意象,和金湖的純樸味道非常相仿。
以前我因遠居台北,因此爸媽會自己來,因此我不一定每年的雲林牽水(車藏)文化節會來金湖;然而自從爸走了以後,每年一次的迎神拜拜我都會回來一趟。
金湖雖然只是個小地方,但每次我來到金湖,都是抱持著和我爸記憶相逢的幸運,好像來這裡可以遙想我爸曾經有的記憶。
當我踏上金湖的土地,追尋我爸小時候的腳步和曾看過的風景,原來我和我爸的世代其實沒有那麼遙遠。
在異鄉過活,是我習慣的生活方式,而回到金湖是一種牽連記憶與想念我爸的心路之旅。
走在金湖這個小村莊,無語的寧靜,總是勝過千言萬語......
P.S.
另,隨拍幾張金湖村莊內的地藏王庵~
金湖村落內的在地廟宇,也是因光緒二十五年(1845)海嘯後而建廟祭祀。
原文出處: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28154726
原始格子:佑佑皮皮.hom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