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3日 星期四

【花蓮光復鄉:6之5】「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經驗分享~值得半日遊(免費)

馬太鞍濕地、部落071


離開光復鄉東側的太巴塱部落後,我們驅車前往光復火車站西側的「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


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位於花蓮縣光復鄉馬錫山腳下,是一處湧泉不絕的天然沼澤濕地,面積廣達12公頃。


馬太鞍是阿美族馬太鞍部落世代漁耕之地,現今此地仍是低度開發的荒綠田疇,一直保留著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文化。


馬太鞍濕地、部落070


近年來馬太鞍濕地更以栽種夏季景觀蓮花田聞名,賞蓮期限可至十月,與台灣西部的白河蓮田齊名,堪稱東台灣的美麗蓮鄉。


馬太鞍濕地、部落018


千百年來馬太鞍生態豐饒的濕地供應了阿美族部落的生活所需,廣達12公頃的面積,更是花蓮縣面積最大的生態濕地。


馬太鞍濕地、部落058


為何叫「馬太鞍」?


因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是馬太鞍部落阿美族人的傳統生活區塊,過去這裡長滿了樹豆,因此阿美族人稱此地為「vataan」(阿美族語樹豆的意思),這也是「馬太鞍」地名的由來。


馬太鞍濕地、部落028


阿美族人在這片濕地上發展出獨特的「Palakaw」巴拉告捕魚法~


馬太鞍濕地、部落057


什麼叫「Palakaw」巴拉告捕魚法?


乃原住民利用中空的大竹子、筆筒樹的樹幹與九芎枝幹等天然材料,製作出一個三層的結構物放入水塘中,讓魚蝦在其間棲息繁殖。


經過一段時間後,將九芎枝幹提出水面,即可將攀附在樹枝間的小蝦抖入三角魚網中;而藏身在底層大竹筒裡的鱔魚、土虱或鰻魚等底棲性魚類也可輕易捕獲。


(上述幾段資料均整理自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


馬太鞍濕地、部落064


我們走進入馬太鞍濕地園區的後半段時,剛好看到有旅行社帶團來芙登溪,由馬太鞍濕地園區的原住民導覽告知「Palakaw」巴拉告捕魚法,也讓有興趣的遊客下溪體驗。


馬太鞍濕地、部落054


芙登溪岸邊也有原住民口語解說關於「馬拉告」的作法和用意,非常寓教於樂。


馬太鞍濕地園區的後半段提供簡食和咖啡,主要有兩間餐廳(咖啡廳),一是「馬芙籠」、一是「欣綠農園」。


馬太鞍濕地、部落052


「馬芙壟」館內以當地最新鮮的農特產食材,創新多種鮮活飲品與輕食簡餐。


馬太鞍濕地、部落051


廳內的擺飾和格局比較像都市的「咖啡館」氣氛。


馬太鞍濕地、部落049


馬太鞍濕地、部落041


而欣綠農場比較像是提供旅行團吃合菜的餐廳,用餐的時間餐廳滿滿是遊客。


除此,欣綠農園裡更結合社區,將馬太鞍、阿美族獨特文化介紹給遊客,藉著DIY體驗活動,呈現在地生活智慧(體驗活動的收費方式請參考這裡


馬太鞍濕地、部落043


欣綠農場的外面風景也很棒,前門有設置桌椅提供遊客小憩賞景~


馬太鞍濕地、部落039


馬太鞍濕地、部落032


也可走小橋路徑經過濕地,欣綠農場的四周都很有「濕」意。


來自中央山脈的潔淨之水成就了馬太鞍濕地,不論是貫穿濕地的芙登溪或是水底伏流湧泉,對外來客而言都是另類的生命體驗。


馬太鞍濕地、部落033


馬太鞍濕地、部落030


馬太鞍濕地、部落025


清淺的芙登溪發源自馬錫山,要進一步進入馬太鞍濕地園區的後半段,需要走過「白鷺橋」~


馬太鞍濕地、部落065


匯集自地底冒出的湧泉,自然產生最原始的濕地生態。


馬太鞍濕地、部落024


馬太鞍對小朋友而言,有許多青蛙、螢火蟲等,是很豐富的大自然教室,而長長的木棧道也有騎鐵馬的人和單車一起同行。


馬太鞍濕地、部落015


馬太鞍的生態特色不同於其他景點,大自然滋養著這片沼澤的豐美生命,也讓我們體驗馬太鞍部落的人文、風景、建物之美。


馬太鞍濕地、部落009


馬太鞍濕地、部落007


馬太鞍濕地、部落003 馬太鞍濕地、部落002 馬太鞍濕地、部落001


馬太鞍濕地、部落004


這裡是進入馬太鞍的大門處,屬於馬太鞍文史工作室的一部份。


大門已開,有機會來光復鄉不妨來馬太鞍走走,不過至少需要準備個半天行程,好好體驗原住民的人文之美、大自然的生態之旅。


免門票:FREE!



原文出處: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25933948
原始格子:佑佑皮皮.home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