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早,佑彥媽要去菜市場買菜,佑佑知道菜市場可以「試吃」馬上要跟(他,重吃)。
而彥彥則想出去走走,因此弟弟和我出門、佑佑和佑彥媽出門。
之前走過中華路就發現,有個類似古蹟的「遺址」佇立在公園綠地,趁這次騎機車機動性更夠,也不用另找停車位,因此計畫和彥彥去那裡走走。
看了簡介說明,原來這裡是日本西本願寺的遺址,在附近高樓林立中的古蹟建築顯的不太搭,公園外面車水馬龍(中華路),公園內卻小貓兩三隻,算是個景物、感覺都有點落差的地方吧。
在萬華406號廣場的西本願寺整個就是感覺不是很對,覺得把這些老房子畫個圈圈「保護」還是不太夠,有點類似「屋破樹老」的火災過後重劃區。
我和彥彥白天去的時候,明明外面人行道都有人,但公園內就是沒什麼人。
有個老阿伯走進來公園看到我們,可能看到我在拍照,主動告訴我一些在地人的想法。
大意大概是:
「這個公園很失敗,本來居民想看到重整後的公園綠地,台北市政府只知道把建築用圍欄圍起來,卻製造一個晚上連當地人都不敢走進來的地方」。
然後又一連串的抱怨。
「孤狗」一下「萬華406號廣場」,看著台北市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在95年的新聞稿內容,台北市政府的新聞稿把萬華406號廣場的未來說的如何如何的大餅藍圖......
幾年過後......結果現在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
尤其出自於當地居民口中的萬華406號廣場,比你我想像中的還不堪。
到底是個古蹟?還是一個圈起來的廢墟?
沒經過整修保護已經近破損的牆,政府是想「原味」重現嗎?
鐘樓~
樹心會館~
白天,這裡倒是一個可供攝影取景的地方。
卸廟所~
萬華406號廣場的外面就是現代化人行道,隔壁就是車來車往的中華路。
鐘樓和樹心會館等老建築確實有點突兀。
本堂~
輪番所,日僧侶住宿的地方。
相對於其他只剩地基的古蹟,這處保存的比較完整些。
事後的整修維護才是學問。
台北市政府只做簡單的「保護」就「晾」那裡,颱風來我看這裡實在危險,有點弱不禁風。
古蹟保存好像不是這般搞法,幾年了還是表面的圍個網子,這樣對待古蹟的方式,反而顯的諷刺。
總之,從萬華406號廣場耆老的口中聽到不同於政府的觀點,雖然部分言論偏激,但其實想想......他說的也有部分道理。
政府老是強調社區化、在地化,但很多景觀、建築的再造,都一再的挑戰當地住民對政府的信任。
古蹟,不是圈起來就算。
◎ 如何走:
台北市中華路一段和長沙街的交接口,從西門町沿中華路往北走約十分鐘內。
原文出處: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24840950
原始格子:佑佑皮皮.hom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