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在花蓮玩樂的第一天。
我們離開干城小鎮民宿後,早上至花蓮縣水產培育所(多元化漁業園區)與鯉魚潭遊憩後,走台9丙東西向,因順路也在中段的花蓮東華大學走走,再回接到花蓮的台11線濱海線,因為當晚要住在濱海線旁的聖托里尼民宿。
中午決定走花蓮台11線濱海線沿路往南玩下去,第一站是水璉的「牛山呼庭」,在這裡待了三個多小時(因老闆出菜慢,周遭也有換膚海灘、綠地、山坡等閒暇隨走的地方,因此花了一些時間)。
因為夏天晚的慢,離開牛山呼庭後我們繼續往南玩樂,也讓沒睡午覺的兩隻在車上休息。
我們的民宿都是網路找的,不過景點大部分是看旅遊書的說明來規劃行程的,因為旅遊書常常不只說到景點特色,有時候也會帶上在地故事,玩樂中倒可認識一下我們行腳中的花蓮。
台11線沿路都有景點,只是大小(有名、不有名)之分。
有時間的話可玩深入一點,沒時間的話可把主力放在主要景點,畢竟主流景點有經過整修規劃,至少「方便」容易。
◎ 蕃薯寮休息區、十八號橋:
蕃薯寮,因為地曾上升、蕃薯寮溪的溪水下切,形成陡峭的峽谷地形。
「遺勇成林」是這裡的傳說,在蕃薯寮也尋不著可以往峽谷方向的路。
據說阿美族之前要成為頭目,需藥用撐竿跳跳過這深淵,許多原住民在這裡犧牲生命,他們的竹竿插入溪谷中而形成茂密的竹林。
蕃薯寮休息區並不大,但有提供停車場和小小的公廁。
蕃薯寮為深峻的谷地,由瞭望台俯瞰山谷會發現溪谷深邃, 岩壁陡峭上也有著林木鬱鬱,原始的峻山峭嶺更顯大自然的美。
蕃薯寮休息區的十幾公尺內,就是著名的十八號橋。
別看十八號橋好像只是一座「橋」,十八號橋旁也有立牌的景點說明。
橋西是沉積岩,被河川侵蝕成小丘陵及盆地,橋東則是火山集塊岩所組成。一橋兩側之隔,構成田野與峽谷兩造天地。
從上面俯瞰,蕃薯寮溪切割而的深峻峽谷剎時感受到大自然宏偉。
因此這裡也有「小太魯閣」的稱號。
雖然有小太魯閣的稱號,但還是比不上太魯閣那種沿線都美的景觀。
總之,蕃薯寮休息區是花東海岸線必經的點,至於要不要選擇這裡下車休息就看個人的選擇嘍。
(因為往下開約十來分鐘,就是芭崎瞭望)
◎ 芭崎瞭望:
沿著花蓮濱海公路向南行,沿路會看到不少平常少聽到的地名。
例如:「芭崎」(可別倒著念)。
位於台11線31公里處的芭崎眺望台休憩區,東管處在此設置了芭崎眺望台。
佑佑拿出自己的四歲時的生日禮物:望遠鏡~
佑佑很生氣,因為彥彥借完望遠鏡後,就一直不還佑佑,氣的勒。
遊客到海岸公路沿線遊玩時這個點可下車,因為這裡不只可遠看磯崎海灣,芭崎瞭望休息區比蕃薯寮完整許多,公廁清潔、也多了吃吃喝喝的販賣部。
買一支冰淇淋,兄弟共享~
我們家兩隻脾氣都還算OK,兩隻因為搶望遠鏡鬧玩,吃冰淇淋時就馬上忘記了。
「鬧玩」,就是邊鬧邊玩,有鬧有玩嘛。
芭崎眺望台視海岸公路上少有的制高點,在這裡還設有眺望台供遊客眺望磯崎海灣,景色依舊有後山的原始美,讓來駐足的遊客莫不心曠神怡。
當天因為有颱風從南台灣海域掃過,因此天氣本來就比較陰(還好沒下雨),否則駐足芭崎眺望台眺望太平洋的日落景觀,應該是很棒的視、心覺享受。
接著又去磯碕海水浴場......(先PO兩景,擇日再寫)
◎ 最底下這張照片,雜寫一二紀念:
這張重點不是小孩吃冰,而是「照相包包」。
這是我人生第一個照相的包包。
這個包包培我們上山下海、吹過陽明山的野味、淡水的風味、夜市的人味、大自然的原味......
約一年前照相包包的一邊帶子已經斷掉,我還用膠帶層層「接、綁」好。
撐了一年多了。
上週六參加辦公室的自強活動時,另一邊竟然也突然斷了,害我某一鏡頭擦撞。
這次不想再撐了,以免下次斷了撞到相機主機。
這週某晚趁去億華清理CCD時,又買了一個相機包包。
因為算常背進背出,因此不想買太大的照相包。
在億華看了許久,還是決定買同樣一個款式,只是顏色不同:黑。
沒想過替自己的包包照相紀念,不經意看到照片出現舊包包,高興又帶點小感傷,雖然有新包包繼續陪伴。
原文出處: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25597097
原始格子:佑佑皮皮.hom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