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

從嘉義中央噴水圓環的孫中山像崩塌說起~

沒銅像的中央噴水池02

20070910下午,素有嘉義市重要地標之稱的中央噴水池中心孫中山像在大雷雨中崩塌。

到底...是孫中山還是蔣介石?
   
真的很扯,我長住嘉義二十幾年(標準的 long stay ),竟然連中央噴水圓環立的是孫中山還是蔣介石一時間都沒搞清楚

當電視新聞播報嘉義中央噴水池的孫中山像倒塌,我第一時間反應:「報錯了吧,這個是蔣介石啊!?」。

那個時期製作的銅像都是「全部黑黑」的,焉能怪我(很爛的藉口)。

或許我對政治人物的崇拜度不比藝術家吧,也或許是佑佑誤導我因為每次騎車帶佑佑經過中央噴水池時,

佑佑就興奮的指著說:「喔朗ㄋㄟ(「黑人」的閩南語)」,佑佑興奮,是因為看到黑人就快到嘉義玩具姑婆家了。

中央噴水圓環,古謂「桃仔尾」

       
說來汗顏,我是道地的諸羅子弟,但我也是寫這篇才知道原來中央噴水池的古地名叫做「桃仔尾」,

經過學者文史的補述會更瞭解為什麼叫做:「桃仔尾」。

(台灣下一代的地理觀是好是壞?叫一個國中生背長江經過哪幾個省分都背的出來,

重點是人家省分早改23省,一些鐵道早改名,我們讀的是中國地理的「歷史」

背中國地理(的歷史)背的呱呱叫,但卻可能不知道比台中更南部的縣市是彰化。以上是題外話。)

回正題,中央噴水圓環為何之前叫:桃仔尾?(以下參考相關文史論述)

中央噴水池叫「桃仔尾」,是因為清代時的諸羅城(嘉義古名)狀似桃子,而中央噴水圓環恰在其末端,故俗端「桃仔尾」

當年是因為市長許世賢拓寬中山路,並不顧縣長阻止而將圓環重建為全省第一座七彩噴水池,

基座中央約5米高處置放一尊水泥鑄成(非銅鑄)預坐式面向東的孫文像,

從此這個六條道路交會(嘉義有名的文化路夜市也從圓環開始)的中央噴水圓環成為嘉義市的地標,「中央噴水」也取代「桃仔尾」成為這一帶的指稱。

中央噴水圓環給嘉義人特殊的情感與意義

    
至於中央噴水圓環在嘉義市景與文化情感上為什麼如此特殊?乃因每逢選舉日的前夕,中央噴水圓環必定舉行選前造勢,候選人雙方帶著人馬在此較勁,市民則加入所支持的候選人隊伍中,
 
這個遊行成為有「黨外民主聖地」之稱的嘉義市的特色,也是中央噴水池的一大特點。

這也是因許世賢當初為抗議KMT發起的遊行,在戒嚴時期走上街頭成為創舉,

往後每年嘉義市只要有選舉,選前一夜都會在火車站至中央噴水池前的這段中山路進行遊行造勢,

這段路(中山路)向來是嘉義繁榮商圈之一,當天都要提前打烊,以因應「選前之夜」。

我當初大學重考時,補習班也都要因應提早下課,好因應晚上「決戰中山路、噴水池」的傳統選戰文化特色。

當晚下午警方會在中山路中間搭起刺馬帷幕,說兩軍對駟、楚河漢界一點也不為過
  
未解嚴前的選前之夜算是嘉義特產的盛事,以前選前看兩方的「氣勢」就知道明天誰比較有勝算,

但現在選前之夜很多都不是民眾自發性,都是被動員的,因此「誤差」會比較大。

用另外一種角度來論,嘉義是一個被遺忘的城市,只是在選前一刻發揮電視台的吸引力(但也只是一夜)。

但只要是在地的嘉義人應該都歷經(或繼續歷經、往後會歷經)這特殊的選舉文化。

因此中央噴水池對嘉義人而言不只是地理上的地標,重要的是記憶、精神上的地標

 


 

上週六我回嘉義拍了幾張「沒銅像」的中央噴水池的相片,但「孫中山像倒塌」這事(不就是年久失修罷了),我倒聽到藍綠各有不同的有趣說法......
   

泛藍稱「國家」有難,泛綠稱「建國」良機。
     

政黨各自選擇自己的信仰的解讀,而且每次各黨派的說法有時還蠻有創意的,有點哭笑不得

吵來吵去也無聊,我看下次中央噴水池的新地標不要政治人物了,陳澄波如何?


  

P.S.1.很想在格子讓一些到訪的格友更有機會瞭解嘉義,我的原鄉。

P.S.2.對了,嘉義最有名(但不一定最好吃)的雞肉販就在噴水圓環那張相片的左邊黃色招牌:噴水雞肉販。

 

[ 加入書籤 ]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