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3我從台北開車回到我的故鄉嘉義,路上看到一景傻眼:「媽,你看,市政府那 e 被拆了?之前有聽說要拆嗎?」我狐疑的問後座的媽。
「奇怪?我嘛不知道」,我媽回答。
「這不是幾年前才整修過?」,我心裡狐疑的問自己。
是的,令人無法理解與苟同的是,民國86年才剛花一億八千萬元整修的嘉義郡役所,現在卻又以各種理由又要拆除。到底是出了什們問題?民脂民膏就這樣蒸發了。
每次回到嘉義(古名諸羅),我都再次證明我是屬於這裡的空氣。這裡畢竟釀造過我多年的記憶與理想(不只第一 / 不只三百)。但這次我很沒信心。
市府雙子星市政大樓興建經費28億元,是前前市長張博雅向行政院爭取的,規畫興建南、北兩棟大樓,南棟斥資8億8百多萬元,已於93年10月完工(和周遭環境建築非常不搭,嘉義當地人號稱該大樓為「無敵鐵金鋼」,如右圖)。
文史團體也曾表達抗議(因為這建築也是七十幾年的古蹟:嘉義稅務所),但最終敵不過國家機器為了美觀、為了建設的藉口給蠻橫拆除。
南棟的嘉義稅務所已經被拆除了,現在北棟的郡役所又被拆到剩下一樓,地方文史團體目前正在「力保」嘉義的文化資產。
如同上次回嘉義照的照片(不只第一/不只三百),諸羅已經是個三百年的古城,它擁有的不應該只是華麗的市府大樓,真不知道諸羅古城的掌舵者,怎允許讓有歷史的代表性建築郡役所成為「大建設、大破壞」下的貢品?
以下擷取中國時報報導:
中國時報20071016
議會專案小組開會討論後,大部分議員發言主張拆除,陳幸枝議員表示,兩棟新大樓興建起來,中間保留舊郡役所1樓,好像「新婚燕爾的夫妻中間卻睡了一個老人」,不奇怪嗎?張榮藏議員以廢墟、髒亂、恐怖形容廢置以後的舊郡役所。
蔡永泉議員表示,市長誓言「打造嘉義為台灣京都」,但上任來的施政卻背道而馳,古蹟只列冊不管理維護,如果保護古蹟只需要看老照片憶當年,就像「男女朋友交往不用約會、看照片就可以了」。
蔡貴絲最後做結論指出,經過2個多小時熱烈討論,大部分議員贊成拆除,因此決議1樓全部拆除,請市府「遵照」議會決議儘速辦理。
說真的,我早不期待地方議員的文化素養,他們支持要拆蓋的發言相當程度我以為有背後的利益團體撐腰。
近二十億的大餅,當中有多少人謀不臧的台面下動作?或台面上動作?不用贅言。
只不過看到這些議員的積極拆除與發言內容,更覺得多數暴力在議會真是發揮的淋漓盡致。
看到議員對文化遺址的用詞,心裡除了無奈外(不是我們選的嗎),真的會有憤怒的情緒在心中默發。
對文化資產的忽視(議員「新婚燕爾的夫妻中間卻睡了一個老人」的論述,我倒要請問,這原本是誰的房間?這原本是誰的床?新婚燕爾請到別處去)、無情冷漠(議員用「廢墟、髒亂、恐怖」的字眼來描述古蹟,老建築是嘉義歷史的活見證,老人是台灣經濟的推手,難道「老」的意識就只是他口中如此負向的描述?)、赤裸的勾結與權力運作(近二十億,誰有利益可圖?)。
這些發言再再顯示「文化資產」這個領域在台灣、在地方上,根本沒有議員的「緣」,甚至「礙眼」。
我當知道格子發聲並不一定有力量,但沒有發聲如水中煮蛙,文化慢慢被政治侵蝕,連古蹟的價值也被既得利益者「軟土深掘」一點一滴蠶食而不自知。
建城三百年的諸羅城到底要留下什麼給後代子孫?又要進步到何處?這實在值得所有關心文化資產與嘉義市或是台灣未來的朋友深思!
高雄西子灣的「打狗英國領事館」,建於西元1865年,歷經歲月與颱風摧殘,原本是1棟標準的「已報廢」、「有安全之虞」且「不是原貌」的建築物,但經過整修與再利用,如今不僅是1座古蹟,也是高雄聞名的地標與觀光景點,在飯店業者經營下,更是1處精緻幽雅的西餐廳,而成為高雄市最富盛名的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的典範。高雄能,那嘉義呢?
嘉義市特殊景點不多(是不多還是嘉義政府不會經營?宣傳無力?),多數人只把嘉義當成「休憩、用餐」的地方,爾後往阿里山前進,如果能把嘉義的古蹟整修與利用,這不也是促進嘉義觀光的一環。
我看文史工作者的訴求:「山高不礙雲飛、竹密何妨水過」、「我不妨礙蓋大樓,請讓我繼續活著」。
哪時候古蹟文化的保存,變的如此卑微?到底是從那個時候?
「不只第一/不只三百」是一個嘉義土生土長,落籍在台北的嘉義人期待。
三十年後我的兩個小孩與他們未來的小孩,如何看嘉義這塊他們有點陌生卻又熟悉的土地?三百年後的諸羅城到底會留下什麼我們的小孩?
文史古蹟不會被政治人物刻意保存,沒有努力,沒有成功;而沒有成功的文史資產就有如照片的坑洞與石頭,永遠補不回來。
大建設代表大有為的政府?文化保留就在這樣的思維與口號下被虛化,請別操弄嘉義人的歷史記憶,政治凌駕文化保存、綁架未來三年、三十年、三百年的諸羅城、請別用新大樓埋葬陪伴諸羅山人近一個世紀的郡役所。
P.S.1.或許你認為這是南部嘉義城鎮的故事,確實事不關己,但我說的不是嘉義的文史古蹟,如果換上其他地名,你知道嗎?怪手破壞你我曾經擁有的記憶,是多麼容易的事情。
P.S.2.如果你覺得想轉寄、或串連,竭誠歡迎。我無力,因為我只是關心在地文化的諸羅子弟,永遠無法撼動權力霸權運作下的結果,但希望撰文能讓更多人瞭解嘉義的古蹟正被蠻幹的對待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