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問題我覺得滿有意思的,提出來分享。孩子的媽昨晚下班回來告訴我,第一個話題:「今晚要我們吃什麼啊?」;第二話題就是這文的重點:「我XX同事說,你的部落格一看就知道你是個『深綠』的」。
「而且重點是明明是深綠,但還要寫的看似沒立場、客觀」,孩子的媽繼續加碼。
「深綠?」
「其中意思還說我偽客觀?」
有人在格子中對於政治傾向有所保留,我覺得怎想就怎打,物以類聚或鳥獸散都是格子的宿命,但不是我的宿命。
孩子不在,閒聊的時間、話題多了不少。
「你知道佑佑上課時,老師找板頭村的文章看到我們的文章」
「我有問佑佑的感覺」
「他是不是說『不知道』」,孩子的媽果然瞭解孩子。
「是,但我有用迂迴的方式再問佑佑」
「他說『還不錯』、『沒關係』」,比我想像中的答案還略正面,因只要佑佑說「我不要」這麼直接的答案,我就完全不想PO照片。
我告訴孩子媽:「旅遊文我要漸漸減少孩子的照片,如果工作年底變多之際,我也懶得PO文」。
「再寫些嘛,有些人會來看旅遊文分享」,她說。
孩子的媽說到重點。
格子的人氣很多都是陌生網友因為查閱旅遊資料而連結,除了旅遊文外並無交集,這種「工具性」、「功能性」的互動對我而言無差,這種到訪者多數是過客,不會有互動的火花。
就算我說出某些社會議題不符合某些人的價值期待,我也著實沒辦法,這又不是一個一言堂時代。
因此我說格子的鳥獸聚或散非我的宿命,這本來就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價值信仰的結合。且現實生活中人的互動,那才會影響實際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我實在很懶得辯駁,這篇也不是辯駁,只是覺得「別人怎觀察另一個人」是很好的提醒。
用綠代表台灣的政治光譜,是因為民主進步黨的黨旗是綠色的,因此支持者都被歸為「綠世界」。
但又沒人規定,民進黨要永遠存在?搞不好哪天受台灣民眾背叛,或哪天出現一個比民進黨更能代表本土意識的政黨,民進黨就game over了。
「綠」只代表階段性的顏色,以後誰能保證百年後不會有七彩色的政黨主政。
我「不確定」一些事情,但我可以「確定」一些事情,如以下兩事:
事一
我「不確定」我要把自己制約在綠不綠的顏色選項,但我可以很「確定」的是,對於「和中國統一」這檔事我是有很大意見,憑什麼讓國共內戰的遺毒或用國家終極目標這種字眼,來決定我、我孩子的國家前途。
因此我「確定」我不是「中間選民」、「西瓜騎牆派」,我比較喜歡自稱「台派」。至於「深或淺」這都是比較的概念。
一盆淺淺的水盆,拿來洗腳都不夠用,但這一盆淺水可是會溺斃一、兩歲小孩的深灘。
基準點為何,我就是怎樣的浮、潛。
事二
就像現在很多很多人用智慧型手機之際,手機品牌的選擇多款,主流品牌是iphone、三星、HTC......等。
同事問我以後如果要用智慧型手機,我要使用哪種品牌?
我「不確定」我會用什麼品牌的手機,也許是iphone、也許是三星、也許是更多其他品牌。
但我可以「很確定」的是:我不會使用HTC的手機。
HTC明明是台灣品牌,台灣也給了發光的舞台,但王雪紅卻說HTC是「中國品牌」,當別人說「要支持國貨」這種號召,都顯的諷刺。
我可以「很確定」的說,雖然只有一隻手機,對宏達電而言簡直是沙灘上的一粒沙,多顆少顆都無妨沙灘之廣浩,但對我而言,「很確定,我不會讓HTC賺到我任何一毛錢」。
人生有很多確定和不確定的事,答案看似很模糊卻能找到輪廓,所以生命才這麼有想像空間的樂趣。
P.S.
這種觀點隨寫式的文章(如這篇)我習慣分類在「【觀點】主觀評論」,我都說「主觀」了,當然就不稱「客觀」,絕對是超級不客觀、很「我」的觀點。
原文出處: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61992469
原始格子:佑佑皮皮.hom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