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寺廟走動最重要的不只是信仰,對於無神論者來廟宇還是可欣賞木匠師傅的精巧手工藝作品,並體驗這裡曾有的歷史記憶。
城隍廟是嘉義市民的信仰中心,自古即與民眾息息相連,香火鼎盛,在文化傳承與歷史見証等方面,具特殊價值與意義。
城隍又稱城隍爺,象徵地方之守護神。明太祖朱元璋曾封各府之城隍為「威靈公」,各州為「綏靖候」,各縣為「顯佑伯」。
嘉義城隍廟於康熙 54 年( 1715 年)由諸羅知縣周鍾瑄發起捐俸創建。後毀於風雨,雍正十年 1732 年)重修。及至乾隆 29 年( 1764 )由新任邑宰張所受號召士紳重建,並撰「重建城隍廟碑」。後歷經多次重建,現今的城隍廟係於昭和 15 年( 1940 )重建竣工(以上引自嘉義市城隍廟、嘉義市文化局)。
光緒元年( 1875 ),皇帝敕封嘉義城隍神封號曰「綏靖」,亦即加封縣級「顯佑伯」城 隍,成為 州級 「綏靖候」,是 台灣各縣級城隍,唯一加尊號的神祇。
現今城隍廟為泉州溪底派匠師王錦木主司重建,具傳統建築特色,為典型的街屋式廟宇配置,建築規制富麗,三川殿精緻大方,拜殿裝飾巧奪天工,正殿莊嚴肅穆,格局尊貴,呈現空間秩序的美感(以上引自嘉義市城隍廟、嘉義市文化局)。
尤其以拜殿之八卦藻井(結網斗栱),正殿步口及次間看架斗栱,全由榫卯鬥成,不用一釘一鐵,匠藝巧奪天工。
什家將~
虎爺公~
因嘉義市城隍廟創建為康熙 54 年( 1715 ),距今已近 300 年之久 ,因此有許多碑匾文物等古蹟。
道光 27 年( 1847 )嘉義知縣王廷幹立碑石,嵌於後殿右前方側壁上。
由20位唐山師傅雕刻了近2年的嘉義城隍爺神轎即將「榮退」。廟方決定予「保養、維修」後做為鎮廟之寶。
這頂價值1600萬元的神轎不再「服勤」,神轎將以其完整如新的細膩雕刻,展現前人神乎其技的雕工。嘉義市神轎雕刻師傅黃鎮國表示,城隍爺神轎為「八獅座」的武轎,台灣找不到第二頂了(引自嘉義城隍廟)。
城隍廟保存之碑匾文物,包括全台城隍廟唯一獲皇帝賜匾的「臺洋顯佑」匾,彌足珍貴。
「除暴安良」匾:光緒 12 年( 1886 ),欽命台澎掛印總鎮章高元率嘉義營參將周立得,嘉義縣正堂羅建祥同立。
「台洋顯佑」匾:因神靈顯應,光緒 13 年( 1887 )由光緒帝頒賜。是台灣各城隍廟中, 唯一擁有皇帝賜匾之宮廟(以上引自嘉義市城隍廟、嘉義市文化局)。
今廟前有大埕,通吳鳳北路。廟前殿為三川門,後有四垂亭,龍虎井,後為正殿,均為乾隆三十年及日據末期重修時的建築。
嘉義市城隍廟為三級古蹟,因廟中神像,脊飾、彩繪、石雕、門神、木雕等做工精美,是嘉義市各寺廟中唯一列為古蹟的廟宇,也是嘉義市三個三級古蹟之一(引自嘉義城隍廟)。
我是個土生土長的嘉義子弟,在嘉義求學生活的近二十個年頭還未把城隍廟六個樓層都拜過一次,印象所及頂多在一樓拜主祀的城隍爺和左右兩側的神明。
不過因為佑佑喜歡拜拜,他執意要把六樓的所有神明都拜過一次,因此當天我們就陪佑佑把城隍廟的各樓層全部都run過一遭。藉此看看老廟的斑駁和歷史的痕跡,也是一種美感審視與認識在地文化的機會。
駐足嘉義城隍廟這間三級古蹟的廟宇裡,除了佑佑膜拜祈福的小小聲音外,也讓我重新認識這個老廟宇:城隍廟。
P.S.
有興趣可至「嘉義市城隍廟」的flickr相片簿看看。另,也看了很多有特色的廟宇,有興趣也可看格子中關於「廟」的標籤雲。
原文出處: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36095391
原始格子:佑佑皮皮.hom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