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佑早上都五點多、六點多就起來,然後帶著一本書跟佑彥阿嬤去運動(佑彥阿嬤運動、佑佑在旁看書)。假日因為我們會出去走走,佑佑怕我們會「落跑」不等他運動回來,因此假日佑佑並不會去運動,但這有個壞處,就是我們也常被佑佑「挖」起來。
當天佑佑也是六點多就把我們「挖」起來,全家人都沒睡意後,我們臨時決定去宜蘭頭城的蘭陽博物館看看。
當然我也臨機性的上網找宜蘭頭城有沒有比較有意思的廟宇,因為吸引我們去宜蘭主要是「去宜蘭頭城特殊的蘭陽博物館,目前試營運免門票」,但吸引佑佑的是我們告訴他:「走,我們今天去找宜蘭、沒拜過的廟拜拜」。
我們約早上七點初就從家裡出發,假日容易塞車的雪山隧道一路順暢,約八點多就到宜蘭頭城。
原本在網路上找「頭城」的主要景點尚有「烏石港」,因此路上還告訴佑彥媽:「去蘭陽博物館後,然後我們再去烏石港繞繞」。
我們這種外地客就是:看起來有計畫,但實際上沒概念。
原來烏石港就在蘭陽博物館的正對面而已嘛,根本不用費心再找。
◎ 烏石港:
烏石港遊客中心(引自烏石港遊客中心):
烏石港遊客服務中心造型獨特,外表猶似一艘停泊於烏石港邊之帆桅大船,其建築及室內展示均由國際知名之「大硯國際建築事務所」蘇喻哲建築師負責規劃設計,在設計理念上,為表現烏石港正位處古時河道與今日海港交會之特殊地理區位,採「透明盒子」設計概念以達到連接河海的視覺功能。
烏石港遊客中心後面綠地~
因為當時還算早,遊客不多,烏石港遊客中心內顯的很「空曠」~
很早、很寧靜、很線條的烏石港遊客中心~
烏石港的歷史如下,有興趣可參考一下,順便認識在地史(上圖為從蘭陽博物館往下照的照片):
烏石漁港於西元1826年(道光六年)開始啟用,除傳統漁業功能外,深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烏石港的名稱由來,是緣自於港內的巨大黑色礁石,它曾是宜蘭的第一大港,清嘉慶年間,吳沙率眾入墾蘭陽,在今頭城設圍,建立據點,吸引各地移民前來,位於頭城北端的烏石港,便成為宜蘭最大最重要的水路要津。當年清廷在此設有海關及炮台,以防止敵寇入侵。在其全盛時期,更有河道直達頭城慶元宮及盧宅前的十三行,各類民生物資都由此進出,當年商船雲集的盛況,也為其嬴得了『石港春帆』的美稱(引自東北角暨宜蘭海岸風景區)。
烏石港外的簡易步道,即可對望蘭陽博物館的主體建物~
◎ 蘭陽博物館:
蘭陽博物館有很特殊的造型,位於濱海路上,不被注意都很難。
當天早上的太陽,依然猛烈,我們都快被烤成「人乾」了,只想趕快進入「對岸」的蘭陽博物館吹冷氣~
連結蘭陽博物館的烏石礁遺址溼地生態~
烏石礁遺址目前已規劃為公園,連接蘭陽博物館的主建物,外部周圍有人形步道的長廊,展現宜蘭自然生態與人文歷史的融合性,用不同的樣貌展現曾有的「烏石春帆」。
一進去蘭陽博物館就覺得這裡玻璃營造的空間感很足、很穿透,多處用透明玻璃的遊客參觀行道、空中走廊、手扶梯、電梯等都用延續這種感覺(不過這樣的設計日前也上了新聞,說遊客有「曝光」之虞)。 整個設計感很現代,內部空間因錯位而產生之幾何線條也提供採光與視覺的穿透效果。 是蘭陽博物館的內部展示區,主題性很明確,從山林植物到台灣在地的野生動物,到宜蘭的重要人文節慶、歷史說明和庶民文化等,除了文字說明外,也有很實體、很多媒體的介紹。 以下是部分照片,有興趣要來訪者可先參酌:
參訪區也利用強化玻璃,讓遊客能直接踏在玻璃上感受歷史文物和農村文化~
宜蘭頭城的重要宗教文化節慶:搶孤活動~
台灣古早味的咁仔店~
很實體的歷史街景和人物~
栩栩如生的「乞丐」~
蘭陽博物館的對岸就是烏石港,也就是要搭船去龜山島、去賞鯨的船泊處~這圖是從蘭陽博物館三樓照的照片,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龜山島的朦朧態樣。
因此來宜蘭頭城不只能欣賞歷史文物的博物館之旅,也可遠眺最自然寧靜的龜山島風景,如果你喜歡靜靜的欣賞台灣的海島之美、靜靜的瞭解台灣的開墾人文史,這裡提供你靜靜欣賞的機會,靜靜品味的空間。
◎ 如何去:
國道5號高速公路(經雪山隧道)下頭城交流道→右轉省道台2庚線(北部濱海公路)往頭城方向→續行5公里→頭城→續行1公里→蘭陽博物館。
◎ 小提醒:
1.就算要一般日來,星期一這裡可沒開放,別敗興而歸。蘭陽博物館的開放時間是「星期二到星期日9:00-17:00」。
2.目前免費參觀,因此如果要趁免門票的時期遊蘭陽博物館,得注意一下時間。試營運的期間從6/25至10/15;10/16正式營運後,全票100元、團體票80元、學生票50元,記得把握免門票的時間。
原文出處: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35916335
原始格子:佑佑皮皮.hom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