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願意彥彥長大」,佑彥媽說。
「為什麼? 」已經快入睡關昏暗的燈,我快看不到佑彥媽的表情回問。
「因為以後彥彥更大了、會自己走路了,就少了很多抱他的機會」,她背對著我摸著沈睡的彥彥的小手說道,言語中帶點惆悵。
空氣凝結、時間沈默了一陣。
我沒仔細想過這個問題,不過她簡單的「不願意」原由,仔細想想心裡頓時還真有沈沈的感覺。
我爬起來仔細看一下彥彥,昏暗燈光看著旁邊已經可愛熟睡的彥彥,也是小天使一個。
雖然長大依舊能抱,但這樣把彥彥整個身軀環抱住的機會確實因為彥彥的逐漸長大而相對的減少。
佑彥媽的感受倒是訴說另一種關於我們平常談論的育兒非主流觀,尤其在寧靜的深夜特別讓我對這幾個字更有番觸感。
因為我們總是期待:
我們的這兩隻健康長大,因為長大後我們可以一起嘗試許多新鮮事,他們現在還不能的事情(或許對其他家庭都已經嘗試過),例如:一起看電影、一起聽演唱會、一起出國玩、一起逛書店、一起學樂器、一起品味一場大餐(而不需要我們邊吃邊照顧)......
他們都太小,這些期待都要等他們長大。
期待的人通常會在心中演練連續劇,雖然我們瞭解有小孩家庭的難處就是:活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期待都不會是排演好的韓劇或日劇。現代的育兒經讓我們誤以為只有期待:「讓孩子健康長大」才是好父母。
其實我相信這是多數父母的期待,因為這是生物與母性的本能,不過當佑彥媽說:「我真不願意讓彥彥長大」這句話時。看似簡單非主流心語回饋,卻帶有話中有話的愛子意涵。
我總覺得她愛小孩,就算「不願意彥彥長大」這句話沒歸類在主流期待,但明眼的人都知道,她是愛小孩的。
另一個最近覺得可以分享的感觸:
請看著孩子說話~
最近幾晚我們都推彥帶佑去住家附近的仁愛公園聽歌、走走。和孩子相處不太可能24H處於沸點,推彥彥散步時,佑有時後會突然跑過來說一些話。
我總是:「嗯」、「對」、「喔」、「好」等簡短帶過。因為我正在散步、或我正在悠閒聽歌。
「爸爸說話很小聲ㄋㄟ」,我聽到佑佑跑回去跟佑彥媽說。
或我明明回答了,他還一直「爸爸、爸爸......」的叫,他的意思是,我沒有回答。
其實他的意思是:我把他的話當風,他聽的出我是應付式的回應。
有時候想想,當佑佑在跟我說話時,我在想什麼?我在看哪裡?我雖然沒有不耐煩的打斷佑佑或不理佑佑(因為不回答佑佑會一直問你),但其實這樣的應對方式等於傳遞著:
「你說的都是很沒意思的話」、「我可以用這樣的態度呼應你,你我的互動沒太重要的價值」。
從互動經驗中慢慢體會,「就算父母每次都回應,但不一定就有質感」,就算在忙,就算假裝,也要看著孩子說話,因為這代表尊重。
創造尊重的空間~
我爸非常尊重我們(我和姊姊),他的尊重不是單一面向,而是各面向的總和。雖然我爸不常與我(甚至鮮少)做深入互動的對話,不過在他離開我們的這一兩年內,有時候我還是會遙想到爸的一些事情,包括爸用他獨特的方式與我創造對話空間。
我收過爸爸幾次親手寫的短言放在我的桌上,很不經意的、很默默的放在我的桌上。他沒看著我的眼睛說話,但我感覺到他紙條中的溫度與尊重。
我喜歡這種感覺,我沒過也不想過生日,佑彥媽常年也不必為生日禮物費心,我告訴佑彥媽,如果願意寫的話,不用買生日卡,隨便一張書籤後面寫上幾句話,那是最好的生日禮物。當然,我收到了。
自己當父親後,常提醒自己多和小孩互動,創造親子互信的空間。因為佑彥還小,看不懂字條,否則我肯定會移植我爸那套,偶爾寫手筆告訴他們:
擁有你們是多驕傲的一件事情,我有多珍惜和你們是我的小孩。
我是我爸的兒子,當然遺傳到我爸的部分人格(不過當然比起我爸,我差的遠),但對於尊重小孩和保持暢通的互動這部分,我盡量在生活中實踐。
想到親子互動,我想到我爸。
[ 加入書籤 ]